在經歷4月的回落后,5月進出口數據雙雙回升。據海關總署昨日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5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8.7%,較4月回升0.7%;進口同比增長14.8%,較4月11.9%的增速回升2.9個百分點。而以人民幣計價,5月出口增速較上月擴大3.5個百分點,出口增速較上月擴大1.2個百分點。
“因外需持續向好、內需仍強等,5月進出口雙雙超預期。隨著歐美經濟改善,出口有望延續改善。5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1%,較上月回升0.4,保持向好勢頭。隨著庫存周期進入尾聲、房地產調控以及金融去杠桿引致融資成本上升等,內需或逐漸走弱、進口或將下滑。”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分析認為。
從出口來看,5月我國對美歐日三大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同比為9.7%,較4月的8.8%有所回升,基本處于近年來的高位。對新興市場出口同樣保持在10%左右的近年來高位。5月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累計同比自2015年6月以來重回正增長。銅材、汽車和底盤、鋼材進口增速分別擴大24.9個百分點、15.0個百分點與5.2個百分點,成品油、鐵礦砂和金屬加工機床增速下跌14.1個百分點、21.4個百分點與18.3個百分點,分化明顯。
數據還顯示,5月份貿易順差408億美元,較4月的380億美元進一步擴大,但是比去年同期仍下滑9%。“4、5月的進出口價格指數數據尚未公布,但根據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看,進口價格指數可能會有明顯下降,以不變價計算,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一定相應上升。”中信建投宏觀和債券首席分析師黃文濤指出。
此外,黃文濤認為,預計未來外貿增速上漲空間有限。“全球貿易增速已恢復至2012-2015年的增長中樞水平,繼續上行壓力加大,加上大宗商品價格增速逐步回落以及基數的逐步抬升,貿易增速上升的空間較為有限,未來數月可能會在當前水平上小幅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