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日于杭州舉行的中國信達(浙江)2017不良資產高峰論壇上,業界普遍認為不良資產處置市場正孕育“新藍海”,全行業應加速整合資源,嫁接綜合金融服務,對接產業資本,以經營理念主動管理不良資產,推動行業由傳統的一賣了之模式進入不良資產收購,管理,處置產業鏈的2.0時代。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受去產能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仍在增加,而非銀機構也越來越多面臨不良資產處置需求,規模龐大的不良資產孕育出巨大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通常抵押物充足,手續相對規范,資產較優質,具有很大的價值挖掘空間,能夠獲取超額收益。
在業界看來,不良資產處置既要會沙里淘金,也要能精雕細琢,但業內以往在發現價值的同時,普遍缺乏提升價值的能力和手段。過去不良資產處置就是‘打折,打包,打官司’三招,但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不良資產不能再簡單地側重在債務打包交易或單一的債務重組,必須要創新思維,開放合作,打造產業鏈模式來實現不良資產資源的二次優化配置。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總經理胡德表示。
業內人士指出,信息不對稱是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首要痛點,的深度融合將加快行業升級。事實上,信達浙江從2015年起在業內率先探索通過阿里巴巴平臺處置不良資產項目,也取得積極成效。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部總經理盧維興介紹說,兩年來信達浙江通過阿里巴巴平臺已成功處置170個項目,總用戶超200萬人,總成交近40億元,溢價金額超3.5億元,平均出價次數從10次提升到30次,平均溢價率從8%漲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