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陳正寶)
“2017陸家嘴論壇”今天上午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中外政府高層官員、世界金融界領袖、企業家以及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視野下的金融改革與穩健發展”相關議題。會上,上海市市長應勇作主旨演講。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金融業已成為對上海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行業之一,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7%。”應勇介紹,2016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超過2.7萬億元,同比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70%,上海口岸進出口總額占全國28%,集裝箱吞吐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上海集聚了股票、債券、期貨、貨幣、票據、外匯、黃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要素市場,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擁有各類金融機構1115家,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全球中央對手方協會等一批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已落戶上海。
應勇表示,今后幾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沖刺階段。“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應勇說,上海要加快建設成為更加開放、更具輻射力和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對此,上海將繼續推動自貿試驗區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深度聯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主動服務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深化落實“金改40條”,加快構建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人民幣全球服務體系,穩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點,不斷將金融開放向縱深推進。
同時,上海還要加快建設成為不斷創新、更具活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上海共為4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貸款1500億元。另一方面,上海將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推進金融創新和產品創新,金融新業態、新模式,成為金融中心越來越大的推動力。
應勇表示,上海還要加快建設成為深化合作、更具包容性和普惠性的國際金融中心。對此,上海將加快提升上海金融市場的投融資服務功能,主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加強與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戰略合作,打造成為國內外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節點。
談及金融風險,應勇表示,上海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維護金融安全須臾不可掉以輕心。上海將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加強金融形勢跟蹤分析,繼續推動綜合監管試點,促進行業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持續形成金融發展和監管的強大合力。
“推動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根本目的就是促使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之樹。”應勇在作主旨發言中還表示,上海將在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進一步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形成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進一步鼓勵金融機構突出主業,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科技型企業等領域的支持;著力營造更有吸引力的金融環境,以更優的環境聚集更多的金融要素,“讓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和機構與上海這座城市共同成長、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