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全球平均而言,高達八成受訪者認為新技術使人類生活更便利,但在被問及是否認同技術進步將使世界更美好時,表示認同的受訪者比例下降了10多個百分點,至67%。這主要是由于發達國家的受訪者在評估新技術對社會的整體影響時略顯謹慎,部分甚至持保留態度,這與發展中市場形成了鮮明差異。
具體來看,在法國、加拿大、英國及德國等發達國家,相信技術將使世界更美好的受訪者比例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法國僅為41%。而在以中國內地、印度,阿聯酋及墨西哥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受訪者對新技術帶來的正面推動力量給予了高度肯定,贊同的比例均超過七成。其中中國內地受訪者對新技術的認同度高達九成。
在金融領域,全球受訪者中了解區塊鏈和理財智能顧問等前沿金融科技的受訪者比例均不超過三分之一。僅有少部分人表示信任智能機器人協助自己開立賬戶(7%)、申請房貸(8%)及管理財富(14%)。相比之下,中國內地受訪者對金融科技的態度樂觀很多。表示了解區塊鏈和理財智能顧問的內地受訪者比例分別達到31%和55%,愿意使用智能機器人協助辦理開戶、房貸和理財的比例也在所有受訪市場中居于首位,分別達到12%,19%和44%。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廖宜建表示,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內地受訪者已經在利用社交平臺理財,科技在內地金融業的滲透率之高可見一斑。中國消費者更愿意接受新興技術并以此提升生活品質。這些都意味著中國在金融科技的應用和普及上,尤其是數字化消費領域,比其他國家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
此外在生物識別技術領域,表示信任以指紋識別取代傳統密碼的全球受訪者占比不足五成,而在中國內地,對該技術表示信任的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0個百分點,達56%。已經開始使用指紋識別確認自己身份的內地受訪者占比達40%,為全球最高,遠遠領先于法國(9%),德國(9%)及加拿大(14%)等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