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發布了《2017 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中報告》。報告顯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仍然不能忽視。
報告表示,2016 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15.3 萬億元,占GDP比重達20.6%,比2015年有所降低,但同美國14.1%-18.9%的水平相比仍然偏高。
報告分析,地方債務規模較大的省份主要包括江蘇、山東、廣東、浙江等東部經濟大省,但貴州、四川、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債務余額也都超過7000 億元。從債務率看,超過100%的則包括貴州、遼寧、云南、廣西、內蒙古、湖南等,主要是西部省份;超過80%的達到17個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和山東等三個經濟大省。
課題組認為,即使房地產稅迅速推進,房地產相關稅收短期內也難以擔當地方主體稅種責任。2016年地方政府平均財政缺口(即本級財政收支差額占支出的比重)達51.8%,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占本級財政收入的比重為 68%。在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缺口較大的情況下,一些欠發達城市和新興地區的地方政府缺乏相關產業作為財政支撐,通過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涸澤而漁。
報告表示,根據各省市的信息披露文件,多數省份的新增債券發行時承諾的未來償債資金來源均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土地財政不僅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也不利于產業結構調整,還將成為地方政府債務的一個潛在風險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