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7月7日電 (記者 羅云鵬)記者近日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官方獲悉,一項延續冬蟲夏草“生命線”的片區保護行動正在當地推行,官方冀以監測基地為“藍本”,在黃河源頭推行合理采挖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素有“軟黃金”之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冬蟲夏草重要產區,年產量約占該省總產量的60%以上,其中位于黃河源頭的曲麻萊縣是玉樹州冬蟲夏草產區之一。
“按照經驗,原先分布有冬蟲夏草的地方,現在(黃河源頭地區)冬蟲夏草的數量正日漸走低,而原先沒有冬蟲夏草分布的區域,現在出現冬蟲夏草。”三江源國家公園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說,“冬蟲夏草的生長不僅受氣候和環境的影響,也受人類活動影響。”
據了解,該片區保護監測基地位于曲麻萊縣巴干鄉約青溝,海拔超過4200米,總面積14.38畝,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曲麻萊官方共同設立,經前期調查測算,冬蟲夏草密度為每9平方米一根,今后5年將對此區域開展保護,在延長冬蟲夏草生命線的同時,將爭取資源補償。
“今年曲麻萊冬蟲夏草的價格在50元(人民幣)一根左右,雖然價格還可以,但是產量在逐年減少。”尕塔表示,“以片區保護方式‘試水’介入冬蟲夏草有序合理開采,不僅將緩解冬蟲夏草與采挖牧民之間的矛盾,也對于牧民(心目中)‘金草地’的保護和冬蟲夏草的生長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