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歐亞板塊勾勒鐵軌線,“義新歐”、“渝新歐”及“鄭新歐”等中歐班列,貨物運輸往來于中國和德國間。而從杭州出發,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的步伐本周到達德國海港城市漢堡,他們將再度為全球經濟探尋發展戰略、基建等方面互聯互通的新共識。
將于7日至8日舉行的G20第十二次峰會主題為“塑造聯動世界”。海外輿論認為,相較于前幾次G20峰會,世界經濟正出現積極跡象,這為各方共商包容性可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而從議題設置來看,“中國底色”依舊鮮活,漢堡峰會有望延續和深化去年杭州峰會達成的重要共識,在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方面尋求更多共識。
IMF呼吁避免短視政策 氣候變化等議題待破冰
在G20漢堡峰會正式召開前夕,IMF總裁拉加德以知名樂隊披頭士的故事來敦促與會領導人避免采取短視政策,帶著一份增強全球增長的穩健計劃離開德國,并共同努力解決貿易和經濟方面的分歧。
她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來自利物浦的披頭士樂隊改變了全世界。我希望,就像他們一樣,G20能在漢堡找到最佳狀態,并應利用這一時機,聯合行動起來?!?/span>
海外輿論認為,此次峰會將在樂觀的氛圍下召開,因為全球復蘇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IMF最近將世界經濟今年的增速上調至3.5%。世界銀行上個月也宣布上調世界經濟今年增速至2.7%。
不過,拉加德提醒稱,應當持有謹慎樂觀態度,因為仍需采取政策加強復蘇和提高經濟的普惠性。G20的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卡尼本周提醒稱,各國需要完成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銀行系統整頓。
除了金融系統有待改進,漢堡峰會還設置了其余幾大重點議題。其中,氣候變化問題因美國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備受關注。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在推動《巴黎協定》方面,歐洲國家立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堅決。
赫芬頓郵報指出,一個可能的結果是,東道國德國政府和美國總統特朗普之間出現又一次與氣候變化議題相關的沖突。就在美國決定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時,德國總理默克爾把氣候變化列為G20會議優先考慮的議程。G20對國際氣候變化行動而言至關重要,成員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到全球的75%。
貿易聯結世界經濟 “中國底色”依舊鮮活
自去年接任主席國開始,德國就初步擬定了漢堡峰會的三大核心目標,包括保障穩定、提高未來能力、承擔責任。輿論認為,漢堡峰會的主題“塑造聯動世界”反映了德國堅定推動全球化的立場。默克爾最近說,全球貿易并非零和游戲,她將尋求建立一項基于規則的貿易體系。
但最近出現的一些跡象為全球化前景帶來陰霾。美國政府正授權商務部就進口鋼鐵和鋁產品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啟動調查,調查報告預計將于G20峰會后發布。
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政府近期相對溫和的貿易主張很難令人放心。他的很多方案將招來美國貿易伙伴的報復,有可能引發曠日持久、針鋒相對的貿易戰。總體而言,保護主義不會增加美國的工作崗位或推高工資。
拉加德則表述稱:“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是孤島?!?/span>
不過,在峰會舉行前夕,也有一些好的跡象出現:日本與歐盟就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共識。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社論認為,全世界最大經濟體中的兩個已經準備好證明:全球化未死、民粹主義對自由貿易的厭惡尚未成為主流。
而從杭州到漢堡,“中國底色”依舊鮮活。在去年的G20杭州峰會上,各方達成了《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全球貿易增長戰略》等重要的經貿合作成果。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6日表示,在中方和G20現任主席國德國的共同推動下,新建的G20貿易投資機制整體運行是良好的,已經成為G20的重要合作支柱之一。他表示:“我們希望各方能在杭州峰會共識的基礎上,繼續反對保護主義,共同維護開放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