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今年上半年央企改革進度不溫不火,但近期出現加快跡象。
1、6月29日國資委宣布中國機械工業集團與中國恒天集團實施重組,這是今年央企合并第一單;2、官方媒體7月19日發文報道稱國企改革步入“施工高峰期”,并表示央企集團的“三類劃分”(產業集團、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的角色定位也已經基本明晰。
中金公司認為,關注央企改革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基本面因素。包括央企整合在內的國企改革主題在今年上半年不溫不火,僅在年初和3月份期間有兩次時間較短的階段交易性機會。國改主題上半年相對平淡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隨著2016年國企改革“1+N”體系基本設立完成后,國改主題正更多轉向具體的公司層面而非整體性機會;二是與過去幾年有所不同的是,2017年投資者更為重視自下而上的發掘,基本面要素重要性邊際提升。
中金公司建議從三條主線挖掘央企整合投資機會:
一是同行業內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進行產業整合,提升行業集中度,有利于加強海外競爭力或者用于化解產能過剩。
二是同行業內的“大小并”和“高低并”,減少國資委直接控制集團。如若未來央企整合加速,預計一些國資委直控下的規模略小或產業有重合的集團及科研院所等將通過這種形式來進行整合。綜合經濟轉型期產業整合的發展方向以及政府和相關企業的規劃來看,今年的央企合并將以煤炭電力、軍工等為主,未來鋼鐵有色、石油天然氣等板塊同樣是值得關注的領域。
三是上下游垂直整合或者在“三類劃分”角色定位下,運營公司及投資公司的行業內及跨行業整合。目前明確試點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的央企各有2家和8家,據官方媒體報道,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有“進一步擴容”的可能,由于投資公司的定位是“側重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未來旗下可能有若干資產千億元級別的產業集團”,我們初步判斷目前的央企集團若發展成為投資公司,最好能夠具備1)相對分散的業務領域(最好擁有較多的不同行業上市平臺);2)集團規模較大;3)集團層面有類似的改革工作或計劃等特征。
興業證券認為,2017年央企去產能擴圍,我們認為,下一步央企兼并重組將緊緊圍繞去產能與布局調整這條主線展開,重點關注煤電、重型裝備、煤炭以及鋼鐵四大領域。
(1)煤電:首次入圍去產能重點行業,煤電聯營頗具看點。推薦標的:大唐發電、華能國際、華電國際。
(2)重型裝備:去產能下一步將進入重型裝備行業。推薦標的:*ST佳電、*ST一重、東方電氣。
(3)煤炭:去產能大戶,超預期推進,值得重點關注。推薦標的:中煤能源、新集能源。
(4)鋼鐵:央企牽頭,地方企業參與。推薦標的:鞍鋼股份、本鋼板材、撫順特鋼。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央企整合有再提速跡象 把握四大領域投資機會(附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