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認為,在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入、金融產品創新層出不窮、投資者規模越發龐大的形勢下,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應從監管保護、法律保護、市場保護和自律保護等方面著手,多管齊下,構筑投資者保護“安全網”。
監管與投資者權益保護一脈相承,投資者保護與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監管思路相互呼應。未來,在進一步加強監管的基礎上,應強化兩個“明確”,為投資者保護“安全網”的構筑提供保障。一是要明確投資者適當性、優化回報、保障行權等各項監管要求,改變中小股東參與決策管理不便利、意見不受重視的現實,有效推進中小股東單獨計票、網絡投票、累積投票等制度落地;二是要明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內容和標準,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讓投資者看得懂,切實保障中小投資者的信息知情權和監督權。
法律保護是投資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武器。最新出臺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作為我國證券期貨市場首部投資者保護專項規章,是統領資本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母法”性質的法律文件,對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體制機制建設和完善,實現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要繼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讓投資者權益保護有法可依。例如,規定強制分紅制度;引入更標準的懲罰和賠償制度;引入公益訴訟制度,真正實現投資者零成本維權。
市場保護是投資者權益保護的關鍵環節。加強市場保護需從上市公司上市抓起。首先,要嚴把上市公司入口關,防止企業帶病上市,從源頭處為投資者把控風險。其次,要加大整頓資本市場秩序力度,嚴厲打擊欺詐發行、違規信息披露、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凈化市場環境,改善市場生態,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市場投資環境。
除了構筑監管保護、法律保護、市場保護外,投資者保護“安全網”還需自律保護和投資者自我保護的鞏固。中國股市的一大特征是以個人散戶為主,這種投資者結構對投資者自我保護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應在充分了解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自我權益。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到市場創新和健康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者權益保護應繼續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舉措,將投資者保護“安全網”筑牢、筑強。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