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社會資本適度參與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醞釀未來十年行動計劃
包括33家自然保護區在內的中國生物圈保護區正在醞釀未來十年行動計劃,以實現保護區建設與國家戰略、區域發展的全面協調和融合,促進周邊區域居民福祉的提升,并打造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典范。
在今天(8月4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十年戰略中國行動計劃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表示,中國亟待以生態文明建設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論”和“綠色發展”等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全新發展理念,以聯合國《2015~2025年人與生物圈戰略》《利馬行動計劃》為依據,以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為原則,制定符合中國發展特色和實際需求的中國人與生物圈戰略行動計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劃發布于1971年,是一項政府間跨學科的大型綜合性的研究計劃,致力于建立科學基礎來改善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我國于1973年加入人與生物圈計劃,隨后在1978年建立了中國人與生物圈計劃國家委員會。截至目前,已有33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61個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介紹,目前,中國已躋身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較多的國家行列,標志著中國為世界生物圈保護事業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得到世界的廣泛認可。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迄今已建立了2740個自然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15%左右,保護了我國約20%的天然林、47%的濕地和大多數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數量446處,總面積93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9.72%,成為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堅實的后備基礎。(原標題:中國生物圈保護區釀十年計劃 允許社會資本適度參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表明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