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財政部日前發布關于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模式參與養老機構,社區養老體系建設,醫養健融合發展的優先支持重點養老服務領域。
刊登在財政部官網的意見稱,要合理設置參與條件,消除本地保護主義和隱形門檻。除本級政府所屬尚未轉型的融資平臺公司、控股國有企業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境內外法人,均可作為養老服務項目的社會資本方。
鼓勵在養老服務項目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專業資質的社會資本方,通過兼并重組、輸出服務技術和品牌等形式,發展跨區域、跨行業的綜合性養老服務集團,推動養老服務向品牌化、連鎖化、專業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根據項目特點,建立政府付費、使用者付費和開發性資源補償相結合的項目回報機制,鼓勵政府統籌運用授權經營、資本金注入、土地入股、運營補貼、投資補助等方式,支持養老項目建設。
允許社會資本配套建設符合規定的醫院、康養中心、療養院及附屬設施等經營性項目,提高項目綜合盈利能力。鼓勵社會資本通過“互聯網+”等創新運營模式,降低項目成本,提高項目運營效率和投資回報水平。
鼓勵各級財政、民政、社會保障部門優先選擇一批有示范帶動作用、需求長期穩定的養老服務項目開展試點,推出一批養老服務業PPP示范項目,探索養老服務業運用PPP模式的成熟路徑。
意見要求落實現有優惠政策。合理界定養老服務項目類型,PPP項目依法登記為公益性或經營性養老機構,按規定享受現行投資、補貼、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供應。嚴格執行養老服務領域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去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3,086萬人,占比達16.7%,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人達15,003萬人,占比10.8%。
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