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維生素A最高報價上調40元至350元/公斤,較6月低點的120元/公斤,最高漲幅達到190%。目前市場貨源緊張,報價呈跳躍式上升趨勢。究其原因,全球龍頭企業即將進入檢修期,供給收縮提升市場漲價預期;與此同時,我國浙江地區正接受第四輪環保督查,令國內部分廠家生產受到影響。
在A股市場上,自5月中旬起,維生素指數連續掀起過兩輪大的上漲,8月11日更創出年內新高,上周五開始,該指數連續上漲再度挑戰前高,成分股也表現活躍,維生素概念的熱度有望繼續升溫。
產品普遍提價
其實,不僅是維生素A,近期多個維生素品種價格都在加速上漲,維生素B1、B3、B6、B12出現不同程度漲幅,維生素B5市場報價環比漲幅超過200%。追根溯源,引發市場報價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市場供給端的雙向收縮。
一方面,近年來環保政策持續收緊,中央和地方環保督查和安全檢查等監管頻頻,目前,中央已經組織四批環保督查組,分赴各省市進行環保督查工作。醫藥原料藥由于生產過程高污染、高排放,生產企業受到環保壓力加大。對維生素領域而言,多數品種由少數幾家企業寡頭壟斷生產,如果部分企業因環保停產,供給端勢必劇烈收縮。
并且,山東和浙江是我國維生素生產大省,尤其是維生素B5和維生素E,分別占全球總產能的68%和36%。聯訊證券認為,環保督查相關企業停產或產能縮減,支撐維生素價格繼續上漲,看好維生素B5和價格待漲的維生素E。維生素原料行業將迎來因環保收緊,導致供給側收縮帶來的整體漲價歷史機遇。
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繼維生素龍頭企業BASF宣布檢修四周后,DSM近期也宣布10月開始停產約6-8周。僅以維生素A產品為例,目前全球VA粉產能約3萬噸,而DSM和BASF兩大寡頭產能合計就達到1.43萬噸,占全球產能的47.67%。進入9-10月后,VA大廠停產的影響將更加明顯,目前甚至有機構預計,上漲趨勢仍將維持,VA價格有望上漲至450元/公斤。
昨日,維生素指數大漲2.01%,在全部180個概念指數中漲幅名列前茅,東北制藥、兄弟科技、新和成分別上漲2.22%、2.17%和1.70%,衛信康放量漲停。
行業龍頭更加受益
維生素產業下游需求較為穩定,主要用于飼料添加劑、醫藥、化妝品和食品飲料,其中飼料添加劑占比達到80%。對于下游飼料企業,維生素添加有明確的標準,為剛性需求。從成本來看,維生素合計約12個品種,整體占飼料成本的2%-3%,而且漲價可以順勢轉移到下游,下游大型企業擁有庫存優勢,漲價對其提升競爭力更為有利。國海證券分析師認為,此輪環保限量遇上低庫存,預計部分小的預混料企業甚至會因為缺貨而被迫停產。屆時,恐怕價格再高,下游可能都要接受。
從歷史經驗看,國內飼料生產較為規律,下半年產量都會逐步提高,7月、8月和9月是產量增長的主要月份,也是對維生素采購的旺季。按照目前庫存情況,預計8月底—9月初,供需平衡將達到一個極端。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宋濤介紹,近日主流維生素廠家發貨緊張,已停報外單。隨著第四輪環保督查組進駐浙江,預計新和成、浙江醫藥等企業開工將受到一定影響。隨著下游飼料行業即將進入需求旺季,VA價格反彈有望持續,目前看仍有接近翻倍的漲價空間。
目前,環保督查組已經開始在山東和浙江展開督查工作。國海證券分析師指出,若生產企業進一步限產,供需將嚴重失衡,供方可能再大幅提價以彌補限量帶來的損失。
招商證券表示,維生素企業議價能力較強,而下游飼料行業較為分散,同時大部分品種技術壁壘較高,在當前環保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部分小企業逐步出清,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而維生素價格彈性普遍較大,一旦開始提價,未來漲價空間較大。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具備更強市場競爭力、更具技術優勢的行業龍頭標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