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風險管理子公司數量達到65家,注冊資本達到123億元,總資本有269億元,業務收入高達756億元,凈利潤為8億元。
李輝說,風險管理公司作為期現貨市場的橋梁,為了金融市場脫虛向實,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將聯合專業公司和社會資本設立專項產業發展基金,對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標準化運作和大數據分析,實現產業資源的優化整合,實現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實現產需對接,最終發展成為大宗商品投行公司,以更大的資本、技術、人才等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和對外輸出。并認為,未來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總體發展方向有四個:其一,成為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具體功能發揮的平臺;其二,推行基差貿易,成為國內貿易升級的平臺;其三,成為國內期貨創新業務的平臺;其四,成為國內公司國際化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