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調整優化加快
為此,直轄市今年加快了產業調整優化的步伐。
今年以來,北京科技研發支出穩步增長,1-8月,規模以上大中型重點企業R&D經費支出292.1億元,同比增長10.8%。中關村創新表現活躍,示范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增長16.9%,擁有有效發明專利7萬余件,占全市企業的6成以上。
研發支出的增長也拉動了高新經濟產業的表現。1-3季度,北京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和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6.7%和14.4%,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52.7%和52.1%(二者有交叉)。
此外,產業調整還表現在一些新興行業增長較快,一些傳統產業則跟隨城市政策有所放緩。比如,北京1-3季度的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9%,汽車制造業增加值下降2.3%。
此外,天津1-8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1.3%。但是該市醫藥制造業增速達到了18.5%。
前三季度,上海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和生物醫藥制造業表現不俗,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增長14.0%,汽車制造業增長23.0%,生物醫藥制造業增長9.2%。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汽車制造業中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增長達到27.9%。總體來看,上海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完成總產值7524.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重慶前三季度的工業結構調整也在繼續。前三季度,重慶采礦業增加值下降20.3%,制造業增長11.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4%。 在“6+1”支柱行業中,電子制造業增長26.1%,裝備制造業增長10.8%,化工醫藥行業增長12.4%,表現最為突出。
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所副所長李偉指出,因為成本增加,大城市的一些傳統的制造業競爭力會下降。“這時應該發展一些高精尖的產業,逐步形成產業鏈。其實,全國各個城市的產業轉型都顯得很緊迫,不只是工業,也包括其他產業,比如上海經濟今年降低了對于房地產的依賴性。”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房地產業增加值1229.72億元,下降15.1%。
關注財經365(m.hand93.com),了解更多最新精選財經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