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支付的不斷普及,一些網購平臺提供各種消費信貸產品,消費者開通信貸功能后,可以憑信用額度貸款用于網購,如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由此,網絡上出現許多中介,提供信用額度套現業務,依靠虛假交易或在網上購買一些電子票據,把消費者的信用額度轉換為現金,并收取高額手續費。
螞蟻花唄是螞蟻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申請開通后,將獲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費額度。用戶在消費時,可以預支螞蟻花唄的額度,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購物體驗。然而有人利用它玩起了詐騙。今年以來,浙江紹興警方就抓獲了78名嫌疑人,涉案金額八百多萬元。
螞蟻花唄”賬戶上的透支額度可消費,但不能取現。也就是說,需要顧客消費才能發揮作用,于是詐騙者找網店商家“合作”,利用要套現人的賬戶和密碼在網店虛擬購物,消費掉“螞蟻花唄”上的可透支額度,網店再將錢轉給詐騙者。被騙人通過掃碼詐騙者發來的二維碼購買網店商品,但實際并不發生交易,網店會將現金轉出給詐騙者,完成套現,而詐騙者將套現出來的錢據為己有。
警方梳理,目前常見的花唄騙局主要有三種,一是“花唄”套現被騙。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原本是計劃通過“花唄”支付變相套現,結果碰到騙子,支付完就被對方“拉黑”。
第二種是“花唄”刷單被騙。用戶原本以為是幫人“刷鉆”“刷信用”的刷單交易,結果付完款之后被騙了。
第三種是,支付寶被盜號后或將支付寶用戶名、密碼提供給別人,從而遭受不法侵害。
警方提醒市民,千萬不要走套現這條路,想套現反把自己“套”住,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