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概念加身,4月股價急漲的龐大集團(601258)近日遭遇了“黑天鵝”,前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公司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另不少投資者感到氣憤和難以理解的是,龐大集團收到立案通知的時間是在4月28日,但是公司卻在5月2日收盤以后才發出被立案調查的公告,致使很多人“踩雷”買入了當日還在上漲的公司股票。
背靠“大樹”好乘涼
以汽車銷售服務為主要業務的龐大集團,公司的主要營業網點大多在自有土地上建設,根據公司2016年年報披露,公司無形資產估值已超過52億元,主要為土地使用權,而且隨著土地升值,公司的實際資產價值還在快速增加。
由于龐大集團位于河北,且上千家4S店和服務網點遍布全國,加之其“土地使用權”資源,公司因此也與雄安概念“沾邊”。頭頂此光環,雄安概念橫空出世之后,龐大集團股票曾遭遇游資的炒作迎來一段急速上漲。4月5日至13日,公司股票在7個交易日拉出4個漲停板,漲幅接近60%。此后雄安板塊出現調整,股價有所回落,但是縱觀整個4月,龐大集團股價還是從月初的2.88元/股沖到月末的3.68元/股,漲幅近三成。
“被立案“公告收盤發出
目前市場上雄安概念股正逐漸分化,龐大集團在此節骨眼上拋出了個大“地雷”,前日晚間,公司突發公告稱公司接到中國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違法證券法律法規,公司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目前經營正常,但如被最終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暫停上市的風險。
受此利空消息影響,昨日股票剛一開盤就被封死在跌停板上,收報于3.37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稱收到立案調查書是在4月28日,但在4月28日晚間公司還發布了“實現凈利1.17億元,同比增長206.47%”的靚麗的2017年一季報,而被立案調查的公告公司卻拖到5月2日收盤以后才發出,而公司的股票在5月2日當天還小漲了1.63%。
這讓當日“踩雷”殺入的投資者異常氣憤、反應激烈:“就沖著雄安低價股概念和一季報業績才殺入的,哪知道剛買入就出了這么個妖蛾子,董秘是去旅游了還是故意的?4月28日就接到了通知,為什么要在5月2日收盤后才公告,看起來今年一季度靚麗的業績也像是收到立案通知后才發出的吧,這么做究竟是什么意思?這簡直太離譜。”
對此,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致電龐大集團,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稱:“雖然在4月28日公司就收到立案調查通知,但是之后就是五一假期,所以這一公告才會在5月2日發出。”
但對于“公司為何要拖到收盤后才發出這一公告,而一季報卻在4月28日晚間公布”的追問,該工作人員表示“發布公告的具體操作人員暫時不在,對此事件具體流程并不清楚。”
或與“股權收益互換”有關
該公告顯示,龐大集團此次被立案調查是因違返證券法,并未透露違規事件的具體細節。不過市場上有說法稱“立案調查可能源于2015年公司與國信證券簽訂的員工持股股權收益互換協議,公司有可能在該事件上存在信披不實的嫌疑”。
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場分析人士稱,“員工持股采用股票收益權互換,說白了就是券商借錢給大股東,大股東支付固定利息,用員工持股交給券商代持,到了約定的時間,券商把所持有股票的所有收益或虧損還給大股東。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之間進行交換,實際資產不產生轉移。很多大股東有借此實現更靈活利用杠桿融資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