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消息,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超過7天的穩定產氣,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獲得成功,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據國土資源部介紹,這次試采成功是我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占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采,為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商業性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儲備,積累了寶貴經驗,打破了我國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長期跟跑的局面。
什么是“可燃冰”?
公開資料顯示,可燃冰是一種把天然氣包裹在冰狀晶格下的固體晶體物質,多為白色、淡黃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由于含有大量甲烷氣體,可燃冰極易燃燒。
可燃冰具有能量密度高、占用體積小的特點,在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天然氣、石油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后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避免了污染問題。據了解,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天然氣。同時,可燃冰資源量大。據估算,在世界各大洋中,可燃冰的總資源量是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氣總儲量的2倍。
由于儲量巨大、高效清潔、燃燒值高等特點,使得可燃冰被譽為21 世紀最具商業開發前景的綠色清潔戰略能源,成為各國競相研究開發的熱點。權威報告稱,我國可燃冰的總資源約是常規天然氣、頁巖氣等資源量總和的兩倍,按當前的消耗水平,可滿足我國近200 年的能源需求。
機構看好上游勘探開發廠商
專家預計,可能在2020年前后突破可燃冰的開發技術,實現能夠適應工業化開發規模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完善。大約再經過10年左右的提升,到2030年前實現可燃冰的商業開發。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張學指出,中長期看好上游勘探開發。我國《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已明確天然氣的主體能源地位,力爭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占比提高到10%,可燃冰的開發將加大天然氣的供給,有望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的開發投資的增長。
張學指出,目前可燃冰開采商業化仍處在研究階段,且由于開采成本高,短期內大規模開發可能性較低,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但考慮到可燃冰儲量豐富,未來有改變全球能源供給的可能性,長期來看相關上市公司或將大幅受益。由于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海底,未來海上油氣鉆采設備及服務廠商有望首先受益,推薦石化機械、海油工程、杰瑞股份、紐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