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商品指數自5月15日起,10天陸續上漲了10.163%。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市場對乙二醇需求旺盛,而國內產能不足,乙二醇進口率高達70%。
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煤化工業發展進入新周期。一方面,新型煤化工行業進入成長期,項目成本大幅下降,疊加石油價格的不斷上漲,各類煤化工項目經濟性逐級顯現放大。
華魯恒升:公司是我國煤頭尿素企業的龍頭之一,現具備年產220萬噸氨醇,180萬噸尿素,50萬噸醋酸,25萬噸DMF,20萬噸混甲胺,20萬噸多元醇,16萬噸己二酸,5萬噸乙二醇的生產能力。同時形成了化肥,化工“雙輪驅動”的煤化工產業格局。50萬噸/年的乙二醇項目預計2018年投產,保障公司未來持續發展。
東華科技:公司開展國際技術合作2項,即與高化學公司進行的煤制乙二醇技術研發及升級,與美國GTI公司進行的緊湊型壓縮氣化中試裝置技術開發。尤其是煤制乙二醇工程項目,公司目前完成建設或正在建設的產能達200萬噸/年,本年度新簽總承包合同1項,設計合同3項及多個工程咨詢合同,該產品已成為公司經營及新型煤化工投資的一個亮點。
**ST丹科:16年定增17.8億元加碼煤制乙二醇業務,其中6.50億元購買金煤控股,上海銀裕持有的通遼金煤16.99%股權,5.5億元增資通遼金煤以實施煤制乙二醇擴能改造項目(項目完成后,公司將新增乙二醇產能7萬噸,草酸3萬噸),剩余5.8億元歸還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