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政策方面看:目前從國內的政治氛圍、全球的經濟形勢,以及臺灣島內的政治和經濟需要方面考慮,兩岸間貿易和經濟往來實現突破的可能性極大。奧運之后,除了經濟問題之外,臺灣問題是本屆政府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之一;臺灣島內,國民黨無論從拼經濟還是從拉選票的角度,都到了需要給臺灣民眾實質性交待的時候,因而需要加強大陸的經濟往來,并且目前的經濟危機也使得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增強。我們了解到近期福建省長剛剛訪問臺灣歸來,其他主要省市領導接下來也有赴臺訪問的計劃。
目前傳言是將廈門、金門、澎湖化為“海西經濟示范區”,總之可能把廈門和臺灣部分地方放在一起做一個示范區,試行一些包括貿易往來、稅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從長遠來看,這個示范區很可能成為整合臺灣經濟和人脈的平臺,再不斷嫁接新的政策和經濟體,從而為兩岸統一在經濟上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因此,我們認為海西經濟特區的相關規劃和優惠政策并非是空穴來風,雖然時間節奏和具體的范圍、措施還不確定,但是從兩岸長遠發展的高度,以及目前兩岸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考慮,我們認為海西經濟特區的刺激政策都值得期待。如果兩岸間的刺激政策出臺,無論如何,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增加,都將惠及貿易、物流和地產行業,而我們覆蓋的建發股份(9.62,0.05,0.52%)和廈門國貿(12.31,-0.23,-1.83%)在貿易和地產方面都具有較強的實力,并且也涉足港口和物流業務,即使僅從目前的基本面看足以給予“推薦”評級。(原標題:房地產行業之海峽西岸)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 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