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量也就是某只股票的單日成交量相對于最近一個時間段里已經縮小到了最低水平,地量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沒有人愿意賣出也沒有沒有人愿意買入,股價往往處于極度低迷的位置。在證券市場交易中有三種地量情形:
一是股價近期極度強勢,開盤直接封漲停后沒有人愿意賣出,導致成交量很小;
二是股價近期極度弱勢,很小的成交量就能夠造成股價大跌,說明拋盤極其強盛,而賣盤很小,買賣力量極度懸殊,縮量下跌的趨勢難以改變,底下有底,不宜抄底。
三是股價經過中線的連續下跌之后,近期沒有繼續下跌,但成交量很小。股價在近期內沒有繼續下跌,說明已經沒有直接做空的籌碼,但買盤還沒有大量出現,一旦賣盤衰竭、買盤轉強后,就是中長線最低點。
第三種形態往往叫“地量見底”。此外,波段放量建倉之后的縮量洗盤,一旦量能縮小到極致,往往也是洗盤的極限低點。
從三個方面來闡述地量見底的判斷方法:
1,放量做空之后的地量見底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出現很大的成交量,說明空方賣出的意愿極其強烈,多方節節敗退。在走勢上,K線形態處于連續下降的趨勢中,波段跌幅巨大,由于空方賣出的籌碼很多,成交量也很大。
但是,隨著空方不斷賣出,手里籌碼在不斷減少。一旦籌碼基本賣完后,打壓股價的力量也就基本消失。但是,由于股價的中線波段跌幅巨大,不能引起市場的注意力,人人都害怕繼續下跌,敬而遠之。即使股價已經從非常高的價位上回落到了非常低的便宜價格。也沒有太多人敢于買入。而從另一個放量來分析,由于已經沒有做空籌碼,極少的買盤就能夠抵抗住股價的繼續下跌。這時候,在走勢形態上:成交量已經處于波段下跌以來的最低水平,且股價已經開始低位橫盤整理,或開始低位小幅反彈。這時候說明買賣雙方的力量已經趨于平衡,一旦抄底資金或中線買方資金進場,成交量會在地量水平上開始放大,上漲趨勢就開始形成了。而抵抗下跌的地量成交區域就形成了中長線底部。
2,中線低位平臺確認之后的地量見底
在股價向下調整的過程中,一旦某一價格水平連續多次形成了支撐,沒有繼續向下突破,說明該價格位置有較強的支撐力量。繼續低位賣出籌碼的意愿已經很低。特別是在股價中長線沒有出現較大的跌幅,但成交量在連續縮小。這種情況說明并沒有太多的中線做空籌碼,連續的低位橫盤、縮量調整已經使籌碼分布比較集中。
另一方面,由于近期股價沒有出現大幅上漲或的幅度下跌的情形,短線籌碼進入很少,并沒有形成太多的短線獲利和中線套牢盤。且下方重要的支撐位又封閉了下跌空間,所以,一旦股價萎縮的了極致,往往就是中線最低點的確認了。后市隨著買方資金的進場,成交量會逐步放大、股價會逐步走強。而低位橫盤整理的區域就形成重要的中長線大底。
3,短線洗盤之后的地量見底
上面兩種情形都是中線地量見底的情形。而短線的地量往往則難以判斷,特別是下跌中的地量,往往更難以判斷是否見底。但有一種情形確實比較確定的,那就是連續波段建倉之后的連續洗盤。
連續縮量洗盤的形態在之前的路演中我們曾經講解過。這里再次做一次講解。今天要強調的,在確認波段洗盤之前,首先要確認兩點:一是要注意建倉波段在位置與加權成本和最低成本;二是要注意建倉波段要明顯放量,而洗盤波段則相對縮量。
對于一些中小盤股而言,主力在建倉之后比較喜歡洗盤。但一般不會洗過建倉的平均成本,而開始建倉的最低K線位置(也就是最低成本)往往是洗盤的極限低點。
對于這種洗盤,操作策略上應該是越跌越買,而不是中了圈套低位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