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底部放量都是預示該股即將上漲的信號。但至于實際走勢是否這樣,還需要了解底部放量的基本定義,掌握底部放量的主要走勢,把握底部放量的選股標準。總之,不能以一個簡單的概念來判斷,要更細心一點去區分這是什么樣的底,具體有多大的量,大盤及個股處于什么樣的歷史位置中。
一、底部放量: 基本定義
底部放量是指某支股票股價處于低位時成交量放大。假如該股沒有任何消息面上的利好和利空,那么這種底部放量基本只預示上即將上漲。假如該股是突遇利空消息,導致長期陰跌之后的底部放量,則短期內有可能繼續下跌一段才開始反彈。
二、底部放量:主要走勢
(一)、放量上漲
既然股價處于長期低位中,那么絕大部分的籌碼肯定已經被高高地套在上面,而且手拿資金準備買進該股的投資者也一定是鳳毛麟角,因此出現大成交量的唯一理由就是殘存主力的對倒,為了吸引市場資金的跟進。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即使該股的基本面突然出現利好,放出的大量也很有可能是主力所為,因為好消息的出臺并不會導致大量的高位套牢盤放血。
所以說,底部放量上漲一般都是盤中主力所為,同時也說明該股還有主力沒有“死掉”。如果我們通過長期觀察而知道該股只擁有主力而非控盤莊家,那么只要底部的放量并非巨量,后市走強大盤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www.southmoney.com。如果該股是屬于控盤程度較高的莊家,那么其未來走勢將難以超過大盤。
(二)、底部放量下跌
市場上對于下跌談論得比較少,因為下跌無法盈利。但下跌卻會讓我們虧得更多,所以我們同樣有必要關注下跌。既然是底部放量下跌,實際上就是突破底部平臺以后的持續性下跌,因此放量的時機是判斷的要點。
如果剛向下突破就放量(跌幅在5%以內),表明有非市場性交易的成分,不一定是主力自己的對倒,但可能是新老主力的交班,或者是某張大接單要求主力放盤。不管怎么說,一開始向下突破就放量至少以后還有回升的希望。如果先是無量向下突破,在連續下跌后出現放量,那么其中會有不少市場的買單,特別是會有不少短線的搶反彈買單。但這種情況一般可以認定是主力認賠出局,后市堪憂。
(三)、盤整放量
盤整放量的情況相對復雜。比如大盤一路盤跌,股價應該也是盤跌,但現在依然只是盤整,那就說明有資金在承接,只要不是特別大的量,表明有主力護盤,但并不一定表明后市一定漲勢超過大盤,這還是取決于該主力護盤的動機和資金狀況。
如果大盤同樣是盤整,那么該股的放量盤整就是主力自己所為了,目的無非是為了吸引市場的買單。如果量實在是很大,那么也有換主力的可能,不妨仔細觀察盤中每一筆的交易,分出端倪。如果大盤回升而該股盤整放量,那么多數是主力認賠出局。
三、底部放量:選股標準
適度的放量才是最有價值,那么這個度該如何把握?可以參考以下指標,做為選股的標準。
(一)、量比的度:啟動初期的股價單日盤中量比至少要達到10以上,收盤時量比至少要達到2.5以上。
(二)、乖離率:股價啟動初期成交量保持溫和放大狀態,量能乖離率指標VBIAS能夠保持3至5天的快速持續上漲,并且在股價啟動后的一段時間內,24日VBIAS能多次穿越0軸線。
(三)、股價啟動初期,單日成交量大于該股的前五日移動平均成交量2.5倍,大于前10日移動平均成交量3倍。
(四)、底部放量個股的成交量雖然和前期相比有明顯的增加,但和個股的流通盤相比并不大,每日成交換手率不能超過10%。
(五)、移動平均成交量VOSC指標大于0軸線,并且逐漸緩慢上移,即使偶遇調整,VOSC指標為正值的時間遠多于為負值的時間。
(六)、成交量標準差指標VSTD快速上升到該股歷史上罕見的極高位置時,表示該股成交量過度放大。這種極高位置由于各種股票的流通盤大小不同和成交活躍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沒有一定的量化標準,投資者可以根據個股的VSTD指標歷史表現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