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宏觀經濟和金融業發展的現狀,以及最近一年中央主要會議的精神來看,改革金融監管體制、防范金融風險或將是本次會議的重點。
按以往慣例,本次金融工作會議至今已延后半年,令市場對會議主要內容充滿期待。綜合各家機構觀點,目前一致預期:1)金融監管改革亟待破局。隨著金融混業化的加劇,當期金融體制調整的內在需求也不斷上升,而監管層已對此進行大量調研準備。以一行三會為基礎構建新協調機制,或大概率成為此次金融工作會議有關強化協調監管的方向。去年召開的新莫干山會議也提出了類似的預期;2)金融安全很重要。業內預期,資管業務監管的具體動作或已不遠;在防范高風險背景下,金融與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新技術革命的結合也勢在必行。
對于股票市場,有統計顯示,前幾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后,金融板塊往往存在超額收益。操作上,可沿著兩思路布局:一是金融監管“穩中求進”的外部環境,有利于非銀金融發展。1)強化監管下,保險合規也正逐步推進,近期受多重利好推動保險股成為機構眼中的“香餑餑”,除政策面的利好催化外,較低的估值也是機構看好板塊未來走勢的重要邏輯。可關注基本面最優的價值龍頭中國平安(51.02 +0.81%,診股);2)龍頭券商憑借著綜合運營能力較為確定的率先進入了同比業績提升的軌道,6月月度財務報告進一步驗證推斷,可關注估值處于低位、基本面逐步好轉的龍頭券商如國泰君安(20.71 -0.05%,診股);3)通道業務回流信托業,2017年信托行業景氣度提升存在超預期的跡象,可關注行業“標兵”之一的安信信托(13.71 +3.01%,診股);4)在金融混業經營和國企改革的背景下,金控平臺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可關注五礦資本(13.62 +0.37%,診股)。
二是部分高風險的金融領域,必然成為當前金融體制改革預期中被關注的重中之重。1)長期以來,我國互聯網金融一直處在“弱監管”的狀態,存在明顯監管漏洞和監管空白。未來去偽存真、優勝劣汰后,優質互聯網金融平臺有望做大做強,可關注焦點科技(25.72 -0.16%,診股)。此外,一些新興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龍頭也有望擴大先發優勢。可關注、涉足移動支付的新開普(17.16 -2.05%,診股),涉足金融AI以及區塊鏈的恒生電子(43.10 +0.00%,診股)。2)不良資產處置。從長期來看,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規模仍處于一個上升周期,AMC行業的需求端處于持續擴張的過程,可關注越秀金控(12.11 +1.09%,診股)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