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板塊上攻,電動汽車崛起趨勢再強化!作為市場上對電動汽車板塊跟蹤最緊密的策略團隊,我們在5月中旬聯合電新、汽車等行業展開電動汽車產業鏈調研,兩周時間深入了解產業鏈上中下游。
2017年6月7日發布的《反彈窗口,改革突圍》中,我們明確提出 “關注6月中下旬最佳布局期”,重點推薦的億緯鋰能(21.83 +0.46%,診股)、華友鈷業(63.56 +1.55%,診股)等累計收益接近50%。今日鋰電池板塊再次上攻,電動汽車崛起趨勢再強化!
特斯拉正式量產,引領汽車電動化潮流。7月3日下午,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Model3已經提前兩周通過了所有量產所需的監管要求”,爆款車型Model3正式進入量產階段,本年底月產量有望達2萬輛。
本輪電動汽車全球大周期源于“供給創造需求”,當前市場對電動車長期趨勢的質疑在于“電動車需求的非市場化”,但我們認為實際上是低層次電動汽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特斯拉等爆款車型量產將引領傳統車企巨頭逐步進入電動化時代,不同層次的供給車型增加將有效刺激電動汽車市場化需求。
北汽與戴姆勒簽署建廠協議,電動汽車國產化提速。繼特斯拉工廠要落戶上海,上汽集團(32.33 +0.06%,診股)與CATL在電池領域聯手,江淮與大眾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后,7月5日北汽集團與戴姆勒在柏林簽署框架協議,雙方將聯合投資50億元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以及電池工廠,未來將引入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我們在6月20日《特斯拉吹響電動汽車“集結號”》中的邏輯“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國際電動車產業鏈龍頭企業與中國企業合作”得到印證,繼續看好電動汽車的國產化進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