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三門核電廠舉行首次裝料前場內外應急聯合演習。據悉,按照我國有關核安全法規的要求,核電站營運單位必須進行首次裝料前場內外核應急綜合演習,并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評估。應急聯合演習意味著商運加快,并網發電在望。
此外,中廣核預計8月中旬計劃完成臺山首臺EPR機組熱試。上述意味著三代技術已經開始逐步由實踐驗證過渡到推廣應用階段,對核電建設審批重啟形成重要推動。
投資方面,年內核電有望進入核準開工高峰期。未來潛在催化劑包括:1)三代AP1000 核電機組并網;2)核電機組審批重啟;3)核電保障消納政策。
品種選擇上,核電設備商收入確認周期較長,估值相對較高,建議關注:
上海機電(21.35 +0.42%,診股):主要生產核電成套起重設備,獨立中標秦山核電三期70萬千萬的核電項目。公司為中國最大的綜合型裝備制造業集團之一,形成了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和為客戶提供現代綜合服務的核心競爭優勢。
中核科技(16.93 -0.24%,診股):作為中核集團旗下主要的核電用閥門生產公司,受益國家大力發展核電,公司順勢而為致力于打造核電用閥門新的增長極。另外,核化工用閥門是公司另外的一個較為突出的業務,核化工用閥門主要用于核燃料加工等方面。
沃爾核材(6.52 -0.31%,診股):是核輻射改性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核技術應用電子和電力新產品、新設備的技術研發、制造和銷售。
臺海核電(23.87 停牌,診股):為核心核電設備提供商。
應流股份(13.25 +0.23%,診股):建成了國內首條中子吸收材料板生產線。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