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投資朋友都知道價值投資,這其實就是所謂依靠基本面進行投資的簡單說法,用以區別完全依靠市場短期供求關系的變化而進行的投機性操作,也就是區別于投機的另外一種說法。然而很多投資朋友都感到在價值投資這一塊上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同各種大資金抗衡,因為大資金的運作是一個團隊,在其出擊的背后是雄厚的研究實力,而普通投資者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以前我也相信這樣的結論,但現在已經開始變化了,因為大的環境正在逐步改變。
現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降到15倍左右,而在去年1000點的時候只有13倍,因此從中選出強勢股的難度已經大大降低。當然,說歸說,關鍵還是具體的做法,特別是由于我們沒有強大的研發力量,必須找到方法彌補這一點。
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1000多家的選股范圍縮小,如何知道業績將會出現重大變化的公司。答案很簡單:通過閱讀報刊。
比如今年改版后的《上海證券報》在這方面就做得很突出,不時會刊登一些有深度的上市公司分析文章,甚至會對未來三年公司的經營情況進行研究。這些其實就是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只是做了一些壓縮而已,但對于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非常有幫助意義的,所以我把它叫做"從讀報開始的價值投資"。
好股票肯定很多,當然不可能都公布在媒體上,或者說報上介紹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們的資金量也不像大資金那樣起板就是多少多少億,因此從中選出一家或者兩家公司就已經足夠了,對于大多數投資者朋友來說,手中還要留下一部分短線資金用于操練市場感覺。
當然,并不是報上詳細分析的每一家股票都是我們的最愛,所以最終確認的股票還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條件一:相對價位不高
比如研究員預計某股2006年業績將從2005年的0.30元猛增到0.60元,這應該會使我們的眼睛一亮,但首先我們還要看一下二級市場的價位。眾所周知,好股票和壞股票的區別在于二級市場的價位上而不在于業績上。再好的業績只要股價高高在上就很難說還是好股票。如果該股目前的價位是9元,那么其預期的市盈率已經達到15倍,未來股價的上升空間未必有其它公司好。這樣一種相對價位偏高的股票就不能說是最合適的選擇。當然,如果由于大盤或者其它的因素而使該股的股價回落,那么我們還是可以繼續跟蹤以便在合適的價位尋求介入的時機。
相對價位不高就意味著市場上對該股未來業績的大幅度增長還不太清楚,或者不太相信,換句話說該股未來的成長性并沒有在市場上體現出來。
當然研究員的結論有可能出現偏差,但至少這種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只要相對價位不高,我們就有理由繼續研判該股。
條件二:結論可信
某些研究員的文章未免也會把所薦股票說得花好稻好,但我們不會輕易相信結論。我曾經在本欄闡述過"原因比結果重要"的道理,這一點在這里非常有用。研究員的"結論"要看,如果沒有一個漂亮的"結論"就不會吸引我們去看這篇文章。但除了"結論"以外更重要的是看研究員得出"結論"前的"原因"。
比如某公司的業績有望"翻倍",這是研究員研究后的"結論",這一漂亮的"結論"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如果目前股價也沒有體現出來,那么就會吊起我們的胃口,我們就要追究"原因"。假如根據研究報告,該公司今年"產能擴大一倍"是業績翻倍的主要原因,那么我們就必須親自來對該"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判斷研究員的結論是否可信或者干脆自己得出新的結論。這其中我們會考慮這樣一些問題:"產能擴大一倍,銷售是否同步可以跟上"、"產品銷售價格會不會下降"、"原材料會不會漲價""行業政策會不會變化"等等。其中有些問題研究員也會在文章中進行分析,我們不妨可以拿來作為參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