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新華社報道,“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這一表述迅速引起市場熱議。目前,已有國務院層面的《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正式公示,其意見反饋期已在6月19日截止,但目前尚未有租賃市場相關法律進入人大立法計劃。而是否能有法律層面的“上層建筑”,對于租賃市場改革,顯然有著重要意義。
立法腳步加快
進入2017年,租賃市場立法的腳步明顯加快。
今年2月,在國新辦舉行的房地產和棚戶區改造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表示,相關部門正在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同月,國務院印發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其中提到,年內將制定城鎮住房保障條例,同時推進統住房租賃市場改革涉及的立法項目。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尚沒有相關法律的制定計劃。
今年5月19日,住建部公示了《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下稱《條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第二章共13條內容,均為住房租賃的相關條例,涉及租金、合同制定、押金收取、居住空間標準等多個方面。
《條例》的公示,以及近期開始推動的廣州、深圳等12城市的租賃市場試點工作,被認為是租賃市場立法腳步加快的標志。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重點保護租客權益成為了此次《條例》及后續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
近期成為關注焦點的租售同權在《條例》中亦有所體現,經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可以作為承租人有合法穩定住所的憑證。承租人可持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依法申領居住證,并享受規定的基本公共服務。
楊紅旭指出,目前討論的租售同權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從各地經驗來看,部分城市持有當地居住證,已經可以享受本地入學待遇,但沒有明確界定租房是否可以享受優質學區房。結合廣州近期推出16條租房新政,規定符合條件的租房者也可以享受優質學區房,外地租戶的“市民化待遇”,正在不斷實現。
租售同權概念股一覽:
租售同權政策立法,對于我們來說是個利好消息,相關概念股后期可繼續關注。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