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離率是指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偏離程度,通過百分比的形式來表示股價與平均移動線之間的差距。如果股價在均線之上,則為正值;如果股價在均線之下,則為負值。乖離率最早來源于葛蘭維的平均線定律,它的 理論基礎主要從投資者心理角度來分析。因為均線可以代表平均持倉成本,利好利空的刺激,造成股價出現暴漲暴跌。股價離均線太遠,就會隨時有短期反轉的可能,乖離率的絕對值越大,股價向均線靠近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就是乖離率提供的買賣依據形成的原因。
乖離率是一種簡單而又有效的分析工具,但在使用過程中基期的選擇十分重要。如果基期太短,反應過于敏感,如果基期太長,反應過于遲鈍。從市場經驗來看,10日平均移動線作為基期效果較好。以下跌為例,10日乖離率通常在-7%至-8%時開始反彈。考慮到這個數值的安全系數不高,一般情況下,更為安全的進場時機應選擇在-10%至-11%之間。同樣出于穩健,短線在上漲時可以在+8%附近賣出。
此外,在乖離率的應用時,應該結合不同情況靈活運用才能提高盈利機會。
第一,對于風險不同的股票應區別對待。有業績保證且估值水平合理的個股,在下跌時乖離率通常較低時就開始反彈。這是由于持有人心態穩定不愿低價拋售,同時空倉投資者擔心錯過時機而及時買入的結果。反之,對績差股而言,其乖離率通常在跌至絕對值較大時,才開始反彈。
第二,要考慮流通市值的影響。流通市值較大的股票,不容易被操縱,走勢符合一般的市場規律,適宜用乖離率進行分析。而流通市值較小的個股或莊股由于容易被控盤,因此在使用該指標時應謹慎。
第三,在股價的低位密集成交區,由于籌碼分散,運用乖離率指導操作時成功率較高,而在股價經過大幅攀升后,在機構的操縱下容易暴漲暴跌,此時成功率則相對較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