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權就是不考慮送紅利,送紅股除權的原來的價格。所謂復權就是對股價和成交量進行權息修復,按照股票的實際漲跌繪制股價走勢圖,并把成交量調整為相同的股本口徑。
舉個例子:一個股票原來是20.0,10送10股,除權后變成10.0一股,這時復權就是原來一股20.0,現在股票一旦上漲變成13.0一股,復權就告訴你原來一股已經是26.0。如果你去查一下,萬科復權的話,你會發現發行時的一股已經達到1000.0多元了,而方正和愛使復權的話,原始股一股已經達到5、6千元了。可見長期持股還是不錯的。
股票除權、除息之后,股價隨之產生了變化,但實際成本并沒有變化。如:原來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后為10元,但實際還是相當于20元。從K線圖上看這個價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個歷史高位。因此如果不進行權息修正(復權),就很可能影響您的正確判斷。目前一些證券分析軟件具有計算股票的復權價格功能。通過復權功能可以消除由于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
復權的形式
向前復權和向后復權
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向后復權,就是保持先前的價格不變,而將以后的價格增加。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向后復權。
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向前復權的當前周期報價和K線顯示價格完全一致,而向后復權的報價大多高于K線顯示價格。
例如,某只股票當前價格10元,在這之前曾經每10股送10股,前者復權后的價格仍是10元,后者則為20元。
除權,向前復權和向后復權K線圖形:
http://www.net767.com/book/gushiguilv/201301/20492.html
向前復權和向后復權的區別
向前復權總體會使漲幅變小
向前復權是最常用的復權方法。由于向前復權需要對上市日到除權日(不含)之間每一天的股價進行運算處理,因此就對這期間股價的漲幅計算產生了失真影響。以大顯股份為例,該股1999年5月31日漲停,漲幅為10.02%。該股歷史上多次送轉派配,考慮所有這些除權因素,以2002年7月12日的收盤價為基準向前復權后,再用復權后的收盤價計算該日的漲幅卻是7.78%,差距較大。向前復權對于漲幅計算的影響,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只有派現時,會使漲幅變大;只有配股時,會使漲幅變小;同時有派現和配股(即派現除權日和配股除權日為同一日)時,如果派現影響大于配股影響,則會使漲幅變大,反之,則會使漲幅變小;只有送股時,不影響漲幅計算;如果送股和派現或配股同時進行時,則送股本身不影響漲幅計算,影響漲幅計算的僅僅是派現或配股。
根據滬深股市上市公司實際的情況,派現有時和送股同時出現,但是派現一般不會和配股同時出現。即使同時出現,由于上市公司派現金額非常小,相對配股而言其影響很小。因此上面的結論可以精簡為:向前復權,派現使漲幅變大,配股使漲幅變小,送股不影響漲幅計算。再考慮到滬深股市上市公司分紅之吝嗇與配股(考慮除權的增發在復權時當作配股處理)之大方,上面的結論可以進一步精簡為;向前復權總體上會使漲幅變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