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證投資參考》再次提示“禽鏈底部漸顯 關注左側交易機會”,7月19日《中證投資參考》繼續提示“小周期回暖預期濃 高彈性禽鏈受青睞”。據最新了解,7月下旬至今,毛雞價格持續上漲,雞苗更是跳漲。據養雞網數據顯示,8月2日主產區毛雞均價7.74元/公斤,雞苗均價3.3元/羽,分別較7月22日上漲12%和136%。而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自我們首次推薦至8月2日區間,益生股份(28.58 -1.00%,診股)最大漲幅為51%,民和股份(18.76 -1.99%,診股)最大漲幅為66%。
本輪漲價符合我們預期。二季度以來,禽鏈供需狀況階段性好轉:從供給端來看,因父母代養雞農戶均處于虧損狀態,行業強制換羽積極性明顯減弱,加之去年祖代種雞引種持續下滑直接造成了今年祖代后備存欄量和在產都出現明顯下降。而需求端,三季度進入雞肉消費旺季,全國H7N9免疫令禽流感負面影響逐步減弱,國產熟制雞肉有望進入美國市場預期推動,雞肉庫存下降,毛雞價格回暖,支撐雞苗價格上漲。不過,短期雞苗漲幅如此之大、之快卻超出我們預期,不排除短期回落的可能性,但整體價格預計仍是震蕩偏強,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改善可期,相關龍頭股仍可逢低關注。
相關概念股:
民和股份:受益苗價上漲的彈性最大品種。市場人士預計,公司2017年商品代雞苗出欄2.8億羽、單羽盈利2.5元,雞苗業務將實現7億凈利潤,疊加雞肉業務1.5億凈利,公司全年凈利潤有望超8億,對應2017年動態PE僅10倍。
圣農發展(18.05 -0.11%,診股):公司作為白羽肉雞養殖龍頭,將充分受益于行業反轉。一方面,公司產能將不斷擴張。隨著后續項目的陸續投產,預計公司16-17年肉雞屠宰量分別達到4.3和5億羽。另一方面,公司打造B2C模式,進軍終端,同時通過經銷商代理模式實現輕資產運營,未來有望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KKR入股不僅提供資金償還貸款使得公司財務費用減少,并提供全球資源信息有望幫助公司進行國際化戰略布局。
華英農業(12.06 -0.90%,診股):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櫻桃谷鴨一體化加工企業,主導產品為凍鴨、鴨苗、鴨毛以及熟食制品。公司是日本政府認可的中國35家熟食加工企業之一,“華英”商標于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9.06 停牌,診股)”、“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等多項榮譽。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