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年線”有很多老投資者十分熟悉,它已經成為不少高手長線短炒的一個重要武器,但對不少新入市的投資人來講,它卻是陌生的,因為它與股指已經久違了。
所謂年線,就是一年的平均線,也就是在錢龍或匯金的日K線圖上以一年為參數所設定出的平滑移動平均線,由此來看這條線所反映出來的趨勢也就是這一股票在一年之內的運行狀況了。從習慣上,大家一般以250日這一參數來設定年線,由此也就有了125日半年線這一概念。至此大家可能不禁要問,平日所用均線系統多是5日、10日、30日、60日,大不了再多些55日、79日等神奇數字,以表示股價在這些時間內的平均價格,那么為什么要設定一年的時間?一年的均價又有什么意義呢?投資人不要急,讓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些市場現象。以上證指數為例,滬指自1996年確立牛市行情以來,股指一路上行,至今升勢未絕,途中有四次下探年線而未破,前三次是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的三次大幅震倉,最后一次是1999年年底的下跌行情,然而這四次下滑股指最終都觸及年線而未破,且隨后都引發出大幅上攻行情,從而延續了牛市的格局。然而在1998年8月,滬指大幅下挫并穿透年線,之后3個月的反攻并未能使股指重新站于年線上方,反而卻受到年線的壓制,導致股指連續大幅回調,直到5·19行情到來,才使年線修復。年線與滬指有如此密切的關系,且每每到關鍵時刻才會發揮作用,這是一種巧合呢,還是其中蘊含著某種規律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