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監管角度而言,人民幣的自發升值可能也是符合監管意志的。一方面,債券通開放可以取得更明顯的成果。7月份境外機構增持378億國債,是歷史上凈增持量第二高的月份。如果匯率企穩甚至進一步升值,境外機構配置國內債券的意愿更強,尤其是中短期債券。另一方面,外匯占款的恢復使得銀行存款重新上升,降低銀行對同業存單等同業負債的依賴,銀行可以降低同業杠桿,而且負債成本重新回落,也有利于整體利率的下降。還有,企業結匯美元,可以降低企業的人民幣融資,降低企業杠桿。因此,人民幣的階段性升值可能是目前市場阻力最小的方向。
我們認為不能太低估這一輪匯率預期重構的影響。畢竟人民幣貶值預期積累了2年,現在可能面臨變盤,可能從貶值預期回到升值預期,帶來外匯占款修復,國內流動性也會相應改善,銀行存款恢復,降低對同業杠桿的依賴。境外債券投資者也將增加對國內債券的配置。貨幣市場利率和短期債券收益率可能會進一步下行,帶來收益率曲線進一步陡峭化。有意思的是,今天金管局發行外匯基金票據,回收部分流動性,也部分改變了港幣走弱的預期。人民幣重新升值總體上對人民幣資產會有所支撐。如我們前期報告所提到的,人民幣升值帶來外匯占款恢復可能是下半年最重要的宏觀變量之一,值得持續關注。
人民幣匯率“新高”后有什么影響?
8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走高79個基點。8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7132,創下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達到3.4%。
市場分析觀點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美元走弱是人民幣近期強勢的主要原因。受美國經濟數據低迷和美國國內政治風波的雙重打壓,美元指數本周跌破93這一重要支撐位后低位徘徊,美元指數年內累計跌幅已接近10%。與此同時,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普遍高漲。
其次,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向好有利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9%,形勢好于預期;同期CPI上漲1.4%、PPI上漲6.6%,顯示通貨膨脹風險依然較低。
預期平穩:人民幣匯率自我強化機制形成
機構分析認為,5月份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顯著降低了人民幣貶值預期,從而形成“即期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貶值預期降低—促使即期人民幣升值”的自我強化機制。
不過,到7月的最后一周,中間價與即期匯率之間的偏離明顯縮窄,有分析師表示,美元指數進一步下跌,并跌破94的整數關口,令市場再度調整對美元指數的底部預期,降低了購匯意愿,并刺激結匯需求上升;進入7月底8月初,上市公司海外分紅進入尾聲,緩解了購匯需求對人民幣即期匯率產生的壓力。
人民幣增值受益行業
就市場表現來看,近期人民幣走強,帶動造紙、航空等收益板塊走高。周四,航空板塊中中國國航漲逾5%,南方航空漲逾4%。此外造紙股也出現異動,岳陽林紙(600963)漲近4%,帶動板塊逆市拉升。
元大證券就表示,航空運輸板塊由于擁有較高美元借款占比,人民幣升值將減少利息支出造成的匯兌損失,南方航空(8.15 +3.16%,診股)、東方航空(6.78 +1.95%,診股)、中國國航(9.07 +4.13%,診股)在2016年均遭受超30億元匯兌損失,若人民幣貶值1%,當期凈利潤對于匯率變動敏感幅度分別為:18.3%、16.1%、11.8%。上半年中國航空客運市場實現較快增長,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2.37億人,同比增長14.2%,較去年同期大幅升5.1個百分點,隨著8月份暑期旅游季來臨,在國際油價低迷、人民幣匯率強勢的背景下,航空板塊將進入旺季行情。
而在個股中,《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在滬深兩市7只航空運輸股中,近30日內,南方航空(7家)、中國國航(6家)、東方航空(4家)、春秋航空(32.18 +1.04%,診股)(4家)、吉祥航空(14.68 +3.53%,診股)(4家)等5只個股均獲得4家或4家以上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投資機會備受看好。
對于其他三個行業,機構普遍認為,人民幣升值將有利于依賴紙漿進口的造紙業降低成本,此外,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中部分企業成本端原物料亦依賴于進口,同樣將受益人民幣匯率的升值。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