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股市,就出現了長線投資與短線投資這樣的新名詞。顧銘德老師擅長研究長線投資,寫了《長線是金》;我專門研究短線投資,寫了《短線是銀》;至于中線是什么就等中線專家來寫了。
前不久,沈陽證管會專門組織遼寧省省內400位持證股評家進行培訓,邀請我和顧銘德老師前往講學。不過,他們也有顧慮:兩位作家一個講長線好,另一個講短線好,觀點是否相沖?因此安排賓館時特意讓我們分房住宿。我在講課中例舉了大量事實證明,在目前的股市中,短線能夠有效地捕捉獲利機會,并能有效地防范風險。我給學員講了個故事:老麻雀帶著小麻雀飛到離曬谷場最近的樹上停下來,它說:“從這里到谷堆的距離最短,所以叫‘短線’。”然后,它們飛到地面只啄了兩粒谷子,又飛回到樹枝上。老麻雀說:“每次只啄兩粒谷子,這樣就縮短了地面的時間,風險就小得多。”小麻雀問:“吃不飽怎么辦?”老麻雀說:“一會兒沒人影的時候,我們來回多飛幾次。雖然每次只啄兩粒谷子,但是飛十個來回就可以吃二十粒谷子,這就叫積少成多。”小麻雀看到有幾只肥鴿有恃無恐地在谷場上來回吃著,就問老麻雀:“它們怎么不怕風險?”老麻雀用翅膀指著樹后的頑童說:“你看他們手上提著捕魚用的網,一旦網撒到肥鴿頭上,風險就降臨了。”果然,隨著翅膀掙扎的陣陣啪打聲,肥鴿們都已經罩在網中央了。老麻雀帶著小麻雀飛向天空,它說:“大風險到來以前是很難感覺到的,我們只有伺機不斷地來回啄食,才能把大風險化成小風險,把小風險化成無風險。”在這里肥鴿是因為吃得太貪,終于成為網中物、桌上肴;麻雀雖每次只啄兩粒谷子,但最終是大贏家。
在此我提出一種“麻雀戰術”:1、在買進股票后的第二天開盤起,就以買入價加上2.5%凈利潤的價格預先填單賣出;2、在買進股票后的第二天開盤起,就以買入價加上2.5%凈利潤的價格,每多漲一個百分點就賣出10%,直到賣完;3、在買進股票后的日子里,只要能漲就讓股價充分漲,一旦不能創新高后,在每個高點分批賣出,直到回落至獲凈利2.5%時,徹底清倉。但是在操作時,必須順勢而為,看準方向。顧銘德老師在詳細講解長線投資的好處時強調:在選擇買賣點的時候,需要運用短線操作技巧,這是短線是銀的概念。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