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歷來有炒作次新股的習,次新股往往是黑馬頻出的股票群體,在1999年和2000年上市的新股中,至今已有39只出現了翻番行情。筆者根據次新股上市首日收盤價、首日漲幅、流通盤大小、首日換手率、拉升前換手率和所處行業等資料對這39只股票進行了分析,試圖發現其中的一些共同特征。
一、上市首日收盤價。次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盤價是市場對該股市場定位的初步判斷,因而具有重要意義。在出現翻番行情的這39家次新股中,上市首日收盤價在10元以內的共23家,占總數的59%;介于10-20元之間的共13家,占33%;而高于20元的僅3家,占總數的8%。從這幾個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次新股上市首日的收盤價對其后期走勢具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上市首日價格越低,越容易出現翻番行情。這與近年中國股市的炒作習慣相同,因為中低股相對來說對市盈率的反應不是特別敏感,價格的上漲很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
二、上市首日漲幅。次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反映的是一級市場參與者的盈利狀況及拋售壓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相對定位的高低。在近年出現翻番行情的次新股中,漲幅在50%以下的共12家,占總數的31%;介于50-100%之間的共12家,占31%;介于100%-150%的共9家,占總數的23%;介于150%-200%的共3家,占8%;高于200%的僅3家,占8%。從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上市首日漲幅較低是翻番次新股的重要特征,一般來說首日漲幅越低,越容易出現翻番行情。
三、流通盤大小。在這39只股票中,流通盤在5000萬股以下的共16家,占41%;流通盤在5000萬至1億股之間的共18家,占46%;流通盤在1億股之上的只有5家,占14%。這表明走勢較好的次新股大多流通股介于5000萬-1億股之間的股票正成為主流品種。
四、上市首日換手率。首日換手率在50%以下的共11家,占28%;介于50-60%之間的共10家,占26%;介于60-70%之間的共15家,占38%;在70%以上的共3家,占8%。上市首日換手率的高低并不是次新股是后能夠走牛的重要條件,但是首日換手率在60-70%之間的次新股出現翻番行情的可能性更大。
五、拉升前換手率。一般股票在拉升前都要經過充分的換手,以便使籌碼變得相對集中。次新股也不例外。在進行統計時,我把成功站上上市首日最高價作為主力開始拉升股票的標志。經過統計可發現,拉升前換手率在200%之下的共有3家,占8%;介于200-300%之間的股票共10家,占26%;介于300-400%之間的共10家,占26%;在400%以上的共16家,占41%。也就是說,次新股在拉升之前一般都要經過充分的換手,換手率一般在300%以上。
六、行業。通過對這39家股票的分析可以發現,除了清華紫光外,大部分行業一般,沒有比較特別耀眼的光環,這表明次新黑馬股大部分是在人們不看好的氛圍中異軍突起。在這些黑馬股中有4家屬于服裝行業,有6家屬于建材或基建行業,這與當前的經濟背景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國家目前正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的發展,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入;另一方面,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這將對服裝類上市公司的業績產生重要影響。
綜上所述,有望成為翻番黑馬的次新股應該具有以下特征:1、首日收盤價較低,一般在20元以下,最好低于10元;2、首日漲幅低于150%;3、流通盤在1億股以下;4、首日換手率介于60-70%之間;5、目前價位處于上市首日最高價之上,并且經過300%以上的換手;6、所處行業一般,服裝、建材等行業機會較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