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上被人譽為“股神”的林園,昨天下午在本報主辦的“理財大講堂”向投資者全面講述投資秘笈,以及自己在股市上17年來的投資體會。他坦率表示,不推薦股票,不談論不熟悉、沒有研究的個股,不作大市預測,只講投資理念。甚至可以提供一個投資組合,但是不保收益,不負責任,不代客理財。那么,林園是靠什么投資理念掙錢的呢?復合增長率創造奇跡對林園來說,股市始終是吸引力最大的事情。盡管他現在也有一部分資金做房地產投資,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把房地產生意擴展得更大。“因為只有在證券市場上,才可能做得無限大。”
他認為,在股市上投資,確定性是第一位的。投資者反復尋找的,就是最有確定性的投資機會。“要確定每一筆投資都是對的。”林園認為,這就是自己的制勝寶典:“我所參與 的股票,沒有一只是虧錢的,可以看我的交割單,肯定每一筆都是賺錢的。”
他認為,在股市上要追求穩定的復合增長率。他算了一筆奇妙的賬:假設一個股民最初投入1.5萬元,只要每年保證20%的增長,40年后,這人就將成為億萬富翁。
要選持續盈利的企業
如何選股呢?林園拿出了“體己”的擇股思路。
注重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包括:每股年盈利至少應該在0.2-0.3元以上。每股凈資產,需要關注,但并不一定很在乎。公司市盈率水平不要超過25倍。企業現金流充裕,企業毛利率至少應在18%以上。
投資者要選擇能持續盈利的公司。選擇知名品牌,選老字號公司;選沒有競爭對手的公司,如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從企業的投入產出比來看,投入一定,而產出很大、甚至產出無限的公司最理想。而對于企業要隨著市場的擴大不斷追加投資的公司,他則認為缺乏吸引力。像林園近期所熱衷的旅游股黃山旅游,旅游人口每增加7%,相應的盈利則增長30%。
怎樣選擇介入的時機
不問現時股指是多少,不作大盤走勢預測,只注重選股因素,這是林園在演講中一直強調的基本投資理念之一。然而,究竟何時是介入企業的最佳時機,林園則以自身的投資經歷作解。
2003年,他幾乎是滿倉買入3只股票:貴州茅臺、五糧液、云南白藥,其基本思路就是選擇在知名品牌被低估的時候買入。當時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在40倍以上,而這3只股票的市盈率都只有20倍左右,在國際上這樣的公司市盈率一般都在50倍左右。實際上,像五糧液,他8元多買進,很快股價就漲了一倍。
2005年4月,他拆借了1.5億元買入招行轉債。為什么會選擇在此時介入招行,林園作了詳細解釋。他一直認為,招行是一個好公司,一直想買,但是對于招行的盈利模式,林園坦承看不清楚,直到現在,他已經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把招行在全國各地的分行及主要客戶了解了一遍,仍然認為,這是他所投資的股票中確定性最差、風險最大的一只。他買入時的平均價為102.5元,直到招行股改前,轉債價格仍然是102元左右。但是股改后,轉債一下讓他賺了30%。“一下把我給救了!”目前,他所持有的招行成本約為4.12元,而市場價格已到了9元以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