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價漲量增 在上漲趨勢初期,若成交量隨股價上漲而放大,則漲勢已成,投資者可跟進;若股價經過一段大漲之后,突然出現極大的成交量,價格卻未能進一步上漲,這一般表示多頭轉弱,行情隨時可能逆轉。
2.價漲量縮 呈背離現象,意味著股價偏高,跟進意愿不強,此時要對日后成交量變化加以觀察。若繼續上漲且量增,則量縮屬于惜售現象;反之,則應減倉,以免高位套牢。
3.價漲量平 若在漲勢初期,極可能是曇花一現,不宜跟進。
4.價穩量增 若在漲勢初期,顯示有主力介入,股價隨時可能變化,可跟進。
5.價穩量縮 說明投資者仍在觀望。若在跌勢中,表示在逐漸筑底,可逐步建倉。
6.價穩量平 多空勢均力敵,將繼續呈盤整狀態。
7.價跌量增 在連跌一段后,價微跌量劇增,這可視為底部,可介入;若在跌勢初期,則日后將形成跌勢;在持續漲勢中,則為反轉為跌勢的訊號。
8.價跌量縮 若在跌勢初期,表示跌勢不改;若在長期下跌后,則表示行情可能將止跌回穩。
9.價跌量平 表示股價開始下跌,減倉;若已跌了一段時間,底部可能出現,密切注意后市發展。
10.漲跌停板制度下的量價關系 由于跌停板制度限制股票一天的漲幅度,使多空的能量得不到徹底的宣泄,容易形成單邊市。很多投資者存在追漲殺跌的意愿,而漲跌停板制度下的漲跌幅度比較明確,在股票接近漲幅或跌幅限制時,很多投資者可能經不起誘惑,挺身追高或殺跌,形成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的趨勢。而且,漲跌停板的幅度越小,這種現象就越明顯。目前,在滬、深證券市場中ST板塊的漲幅度由于限制在5%,因而它的投機性也是非常強的,漲時助漲,跌時助跌的現象最為明顯。
在實際漲跌停板制度下,大漲(漲停)和大跌(跌停)的趨勢繼續下去,是以成交量大幅萎縮為條件的。拿漲停板時的成交量來說,在以前,看到價升量增,我們會認為價量配合好,漲勢形成或會繼續,可以追漲或繼續持股;如上漲時成交量不能有效配合放大,說明追高意愿不強,漲勢難以持續,應不買或拋出手中個股。但在漲跌停板的制度下,如果某只股票在漲跌板時沒有成交量,那是賣主目標更高,想今后賣出好價,因而不愿意以此價拋出,買方買不到,所以才沒有成交量。第二天,買方回繼續追買,因而會出現續漲。然而,當出現漲停后中途打開,而成交量放大,說明想賣出的投資者增加,買賣力量發生變化,下跌有望。
另外如價跌縮量說明空方惜售,拋壓較輕,后市可看好;價跌量增,則表示跌勢形成或繼續,應觀望或賣出手中籌碼。但在漲跌停板制度下,若跌停,買方寄望希望于明天以更低價買入,因而縮手,結果在缺少買盤的情況下成交量小,跌勢反而不止;反之,如果收盤仍為跌,但中途曾被打開,成交量放大,說明有主動性買盤介入,跌勢有望止住,盤升有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