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牧野先生對股市操作中的寶塔線技術有著非常獨到精辟的見解與發揮。相信他這些見解與發揮一定能對正在股市中摸索前進的散戶大有益處,為此,我將童先生散見于各種書、報、刊中專論寶塔線 技術運用的16篇文章編輯于下,供朋友們研究。 我編輯的這16篇論文,均未事先得到童 先生的同意,但我這樣做的目的并非用于贏利,而是用于網上股友們的學習,對此,想必童先生也能體諒。在此,我個人并代表在網上看這些文章的朋友們先向童牧野先生表示誠摯的謝意! ( 青近軍 )
放過九十九個機會
滬深八百個A股,(現在已有1000多只股了——編者)天天有漲跌,有漲跌就有差價機會,俺的做法是,每一百個機會,放過去九十九個不參與,只抓住最有把握的一個,撈它一把就出來,始終堅持“泡沫市場,現金是王”的投資戰略。如果說每周至少有八百個機會,俺最多只抓住它八個,一年中也有四萬個賺錢機會,其中99%都被俺放過去了, 只抓住1%也就是四百次穩贏不輸的機會,積少成多,積小成大,年度結算也很可觀。在股市,不能有賺錢的急迫感,一定要篤篤悠悠,心理上,可賺可不賺,但要有決不虧損一絲一毫、決不做套一時一刻的凜然正氣。可能賺一點點、也可能虧一點點的可做可不做的股票生意,堅決不做。寧可放過去這樣那樣的機會,讓別人去搶,讓別人去踩地雷,也決不以僥幸心理搞什么試探性建倉。要么不建倉,要建倉就是甕中捉鱉。每一個銅板,都是孫悟空的有痛感、有靈氣的毫毛,決不輕易糟踢,銅板啊、毫毛啊,撒出去得俘虜一大堆戰利品回來,才干。
這股市,很多人天天冒著酷暑去盯盤的,過分看好它的,反而輸錢。能贏善賺者,在任何點位都讓他贏足賺夠,而習慣性虧損者,在任何點位不虧仿佛指甲沒剪、澡沒洗般的難受,虧了又覺得何苦耗資耗力買罪受。在中國,未被市場錘煉夠的初生牛犢投資者,最大的心障,是錢幣燒包,不把錢全變成股票,好象什么善事沒做似的。買股票,急吼吼,好象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似的,追高逮一個,股票到手變瘟鳥,自己也在股籠里了。然后天天唱多,天天盼解套。
有些投資者跨進大戶室,跟券商傭為金回扣討價還價,為透支比例斤斤計較,越是膽大,越是滿倉透支,在這個市場的存活能力,越弱。而越是膽小,越是不在二級市場打沒把握之仗,越是不常盯盤,越是該忙點別的好耍的就忙別的好耍的去了,只是記住98年6月25日周四、26日周五、29日周一、7月2日周四的這幾個只贏不虧的新股申購機會堅決抓住,就已經夠忙了,資金再多都不會覺得多,沒被任何股票套牢的資金,真是天高任鳥飛啊。
最佳心態,加上最佳資金配置,在股市中會有某種吸引力,哪怕放過九十九次機會,只抓住一次機會,也是九十九個股民的虧損,填補他一人的盈利額度。如果我們在泡沫型股市中賺的錢,并非來自上市公司的分紅,而是來自追高者的起哄,那么,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極端冷靜、真正多看少動的獵豹,逮那些蹦蹦跳跳的兔子,一逮一個準。而且總是心不貪,每次總是放過一大群,逮其中最好逮的那一個。當兔子們對草地天天“盯盤”時,吃飽了的豹子,倒有可能在做階段性午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