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I是技術分析中使用最普遍的震蕩指標之一。RSI指標的一般規則是在超賣區域買入,在超買區域賣出。如果完全根據這種低買高賣的策略操作,長期而言真的可以獲利嗎?筆者測試了1997年1月2日至2004年10月15日的1873個交易日的上證綜指收盤數據發現,事實上,真正的上漲絕對不是RSI處于超賣區域之后,真正的下跌也絕對不是RSI處于超買區域之后。
首先我們來看一種非常簡單的短線交易策略,就是在RSI跌破某個數值之后買入并持有1天至第二天收盤時賣出。測試中筆者使用的是流行的14日RSI數值。此外在測試中,筆者將所謂的跌破定義為前一天的RSI高于某個數值,而當日RSI低于該數值,那么我們認為這是跌破;另外所謂的突破定義為前一天的RSI低于某個數值,而當日RSI高于該數值,那么認為這是突破。
如果以1天短線而論,在RSI跌破某個數值然后買入并持有1天的策略中,RSI的取值在50以下的情況中,在這1873個交易日的過程中總收益基本上都是虧損的。也就是說,如果根據RSI的經典說法,在RSI跌破20的時候買入并持有1天的話,在3次中只有1次是獲利的,總體上則是虧損43.9點。也許RSI跌破20交易機會太少,不足以說明問題,我們則可以看看RSI跌破25、30甚至35的情況,我們發現這種交易策略仍然導致總體上的虧損。相反,如果我們逆著經典說法,而在RSI處于高位的時候買入并持有1天,我們卻可以得到總體上盈利的記錄,而且成功率普遍在60%左右。
關于RSI的經典應用中還有這樣一個限定,就是說RSI進入超賣區域之后,一定要等市場向上的信號出現的時候才能買入,對待超買區域的方式也一樣。這種界定有其合理性,就是規避了指標的鈍化。那么,我們根據這樣一種說法來修正交易策略,就是當RSI向上突破某個數值的時候買入并持有1天。例如當RSI跌至20下方之后我們就開始等待買入機會,一旦RSI再高于20的時候便買入并持有1天至第二天收盤時賣出。這樣的交易結果如何呢?
當RSI處于低位時買入的策略在長期而言并不是好的策略,總體上將導致虧損。因為很簡單,真正的上漲是當RSI在50以上發生的,而真正的下跌則發生在50以下。在這種持有1天的交易策略中,真正取得很好收益的是當RSI突破50、55、60、65這樣的數值時,其中RSI突破50時,在這近8年時間里共產生了75次交易機會,其中43次獲利,并且累計獲利572.3點,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短線收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確實應該在市場向上突破的時候買入,而不是在市場跌至超賣區域的時候買入。例如市場跌破50時買入并持有1天的交易策略產生了96.2點的虧損,而突破50時買入并持有1天的交易策略則產生了572.3點的收益。對于RSI處于55、60、65時的對比也支持同樣的觀點。也許持有1天的交易策略沒有說服力,畢竟持有的時間過短,也許不足以說明什么問題。那么我們來做一個時間略長的測試,就是當RSI突破某個數值時買入并持有3天然后賣出的策略,這樣的策略是否會產生類似的結果呢?
即便是以持有3天的情況來考察,我們仍然不能在RSI處于較低水平的時候買入,而應該等到RSI至少處在50上方的時候再買入。這里我們的結論是根據持有1天和持有3天的短線策略得出的,那么我們是否有必要測試持有10天、20天甚至更長時間的策略呢?筆者認為沒有這種必要性,因為市場每天都會產生一個RSI數值,投資者完全可以根據當天的RSI數值來評估當前市場的狀況以及未來短線的走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