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有些股票會在名稱前加st。這類股票被叫做st股票。st是什么意思?被加上st的股票風險有多大?投資者還能不能買進?
如果把A股比如一所學校,新股就是新生,牛股就是學霸,st股票就是表現不好的差生。st是什么意思?意為“特別處理”。這是交易所向投資者提示風險的做法。
那什么情況下股票會變成st股票呢?比如:連續2年虧損;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欺詐發行等等。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原因,例如周期性問題,被罰款。
過去,有不少人喜歡炒作st股票。因為有些st股票是周期性股票,被炒作后股價上漲,投資者能獲得豐厚回報。但今年以來,這樣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st股票表現十分差。78只st股票有42只下跌逾三成。在A股最大跌幅榜上,前十只中有七只是st股票。
st股票暴漲神話結束背后,一方面是新股擴容,另一方面是A股退市機制的日益完善,殼資源的稀缺性不再。此外,交易所提高了資產要求,大部分的小散戶再也不能買st股票。
不過,有人退出的同時,也有人堅守。擁有“浪里淘沙”本領的投資者,依然能靠炒作st股票賺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