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才能在爭斗中有更多的勝算。股市中,我們在改變自己的同時還要知道莊家的動向,尤其是建倉的行為。知道這個并不難,下文我們就從兩個方面看看什么時候出主力在建倉。
成交量逐步放大
主力建倉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通常情況下,莊家建倉的時間一般都會長達數月,甚至更長的時問。事實上,一支股票如果跌得久了,籌碼往往就會很分散。而大資金在進場之前,顯然得首先考慮其資金的安全性、介入的價位是否合適等。因此,在其真正建倉之前,一般都會有一個試盤動作。在股價跌無可跌、成交極其清淡的情況下,方才開始緩緩建倉。這表現在K線圖上是陰線陽線反復相間,成交量溫和放大。概括來講,這個過程可以簡述為“從縮量到放量”。
成交量萎縮
正常情況下都是放量才能使股價大漲,而莊家為了避免散戶跟風會采取特殊的方式處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建倉,股價有了一定的漲幅,成交也逐漸活躍起來。此時,為了阻止散戶搶籌并清除一部分已經獲利的籌碼,該股往往在攻擊形態極佳之時,突然掉頭向下并連連擊穿眾多“支撐”。由于多數籌碼在莊家手中,所以莊家僅需犧牲少量籌碼便可打壓股價。最后在連續數日的持續萎縮之后,股價漸漸止跌,這便是“從放量至縮量”的過程。結合上述兩個過程就是一個清晰的“從縮量到縮量”的建倉過程,也是另一種打壓建倉。
跟莊沒有想象的那么難,抓住主力的建倉跡象,持續跟蹤,在其即將拉升時介入,必定收獲豐厚。關鍵問題是如何發現莊家及識別莊家的建倉行為。具體來說,莊家吸貨所耗的時間與盤子大小、莊家的操作風格、大盤整體走勢有密切的關系,散戶對不同的個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