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被一直認為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行情一般提前半年或一年先于經濟走出底部。那市場底部有什么特點,投資者該如何判斷市場底部呢?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如何判斷市場底部?
1、市凈率。底部來臨的時候,起碼有30%的股票跌破每股凈資產,70%的股票的市凈率在1-1.5倍之間。雖然買了股票就等于買了公司,但不掙錢又不分紅的公司誰又愿意要呢?如果大家聽信報紙上的一面之詞,不上當才怪。
2、市盈率。股票市場永遠在超跌和超漲中循環往復,2007年造就了平均70倍市盈率的超級泡膜,那是因為牛市,現在平均市盈率不到20倍,但仍然沒有到底部,真正的底部歷史早就告訴我們,會出現10倍,5倍市盈率的股票,而平均市盈率應該在12倍以下,底部才會真正的到來,這是如何判斷市場底部的要點之一。
3、股價。在2005年底部起動的時候,沒有一只100元的股票,同時出現有幾毛錢的股票,號稱仙股,但是現在雖然貴州茅臺破百,但是股價還高高在上,而仙股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很多ST股票股價還在2元之上,有怎么能夠稱得上地步的到來呢?
4、成交量。成交量是如何判斷市場底部最重要的指標,2005年底部的時候上海A股的成交量曾經跌100億的規模,人氣低迷可見一斑,而現在的成交量最少也有400億,怎么可能是底部呢?按照現在的基金的規模,底部的成交量應該在200億的規模。
5、人氣。牛市的時候交易大廳人滿為患,而現在呢?根據調查,現在還至少有一半的席位還有人在操作,在掙扎,他們還沒有絕望。而底部來臨的時候,市場一片蕭條,唯一留守的人也是在觀望和等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