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線指標又稱BOLL指標,英文全稱是“Bolinger Bands”,是由約翰·布林格(John Bolling)利用數量分析原理,設計的一種包絡線分析方法,根據收盤價標準差設定的包絡線,通常也被稱為布林帶。一般來說,股價的運動總是圍繞某一價值中樞(如均線、成本線等)變化的,布林線指標正是在上述條件基礎上,引進了“股價通道”的概念,股價通道的寬窄隨著股價變化而調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股價趨勢,因此受到很多投資者傾睞。
布林線指標的計算過程比較復雜,筆者在這里不贅述,投資者可以從股票行情軟件中調出。動態布林線由3條線構成,分為B1線、MB線及B4線。B1線為指數(或股價)阻力線,B4線是支撐線,從布林線的寬度可以看出指數或股價的變動區間,股價盤整時,三線收縮,稱收口;股價向上或向下突破時,三線打開,稱為開口。當股價向上擊穿B1阻力線時,賣點出現,向下擊穿B4線時,買點出現,當股價沿著阻力線(支撐線)上升(下降),雖并未擊穿支撐線(壓力線),但已回頭突破MB線時,也是較佳賣(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