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在2005年A股破千點時和此次3000點附近的抄底中取得巨大成功。作為“外鄉人”,QFII抄底屢試不爽,或有偶然,但其獨特而成熟的投資眼光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
2008年4月上證指數調整到3000點附近,在幾乎所有中國基金經理、散戶都絕望的時候,QFII成功翻版了2005年“988”式的華麗戰績,再一次成功抄了A股的大底。2008年3月底至4月,與基金的持續減持截然相反,QFII有條不紊地增持A股。當大盤逼近3500點附近時,QFII就已經開始謀劃著如何開始抄底了。本次抄底QFII表現果敢,在與空方的較量中顯得更加堅決,尤其是在指數從3500點到3000點區間加速下跌的過程中也沒有絲毫動搖其做多的意念。整個四月份,QFII的增倉熱情不斷高漲。數據顯示,就在證監會出臺救市措施次日,QFII云集的上海淮海中路營業部再次成為滬市資金凈流入金額最大的席位,全天買入9.5億元,賣出2.7億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滬市機構席位大舉賣出的情況絲毫沒有改變,尤其是基金仍舊做空,截至4月11日的最近11個交易日中,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滬市中買入684億元,賣出881億元,合計凈賣出197億元。4月24日印花稅的下調奠定了指數的政策底,也等于再次宣判了QFII抄底的成功。
經過對QFII本次抄底的深度分析,我們發現QFII的抄底并非是盲目的炒作,而是有其精深而周全的策略,并且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QFII抄底的第一個策略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在資金進場前就先發布了一系列的策略和行業報告。高盛是最早發布看多報告的投行之一,3月25日,其亞洲銀行業策略報告顯示,亞太金融股曾在美國股市出現下跌時以更慘烈的跌幅陪跌,當美股企穩后,亞太股市也隨之出現大幅上揚。之后不久,摩根大通也發布報告稱,買入MSCI中國指數的時機已經到來。花旗、匯豐、摩根士丹利等國際知名投行一致認為中國管理層將會宣布一連串救市措施,以改善A股的投資氣氛,整個A股市場在大跌之后已經具備了長期投資價值。
QFII抄底的第二個策略就是“以靜制動”,先行排兵布陣,而后伺機出擊。資料顯示,整個3月份,當內地機構還在為大小非解禁、估值高低以及救市與否爭論不休時,QFII已經準確捕捉到了政策層面及市場層面的“風向”,并且開始靜悄悄地建倉。3月6日,QFII審批開閘,哥倫比亞大學投資基金成為2008年第一家獲批QFII資格的基金,而這家QFII在獲批后短短兩周的時間內已完成A股開戶手續,其抄底心切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