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9月3日向媒體通報稱,經有關專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天氣形勢不容樂觀,重污染天氣過程相對提前。冬季重污染天氣成為當前全社會最關注、也是最迫切希望解決的環境問題。要將重污染天氣應對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決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為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從四方面入手,多管齊下,綜合施策。
一是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環境保護部印發《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和應急減排措施修訂工作方案》,要求2+26城市盡快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主要是統一不同預警級別污染物減排比例,將減排措施落實到清單上,做到一廠一策,確保應急減排措施取得實際效果。
二是提高預測預報能力,大幅提升預報平臺計算能力,將預測預報能力從7天提升至10天,提供充足的時間采取有效措施。
三是強化督查監管力度,一旦出現重污染天氣,強化督查組將按照各地應急減排清單開展專項督查,確保減排措施落實到位。
四是開展區域應急聯動,一旦預測到區域性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將根據區域會商結果,第一時間向相關城市推送預警提示信息,區域內各城市按照預警提示信息及時啟動相關級別預警措施,減少區域整體的污染排放水平,減緩污染物積累,減輕重污染天氣影響。
另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已審議通過《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環境保護部將按照中央批復要求,扎實做好有關試點工作,盡快運行京津冀大氣環境管理機構,助力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
東吳證券表示,近期第三方治理,大氣新標 2019 年執行,環保裝備扶持政策集中發布,頻率和內容略超預期。結合管理層前期打好污染治理攻堅戰精神,以及環保部此前發布的 2017 年上半年城市空氣質量狀況,京津冀區域 PM2.5 濃度不降反升,此輪政策驅動力度不可小覷。這波環保很大層面是政策驅動,大氣治理直接受益此輪提標,推薦清新環境,龍凈環保;環境監測是所有政策的工具、抓手,推薦聚光科技,先河環保;“煤改氣”建議建議關注百川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