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控盤主力,將股價拉升到一定的高度,逐步脫離自己的建倉成本區域后,下面就要進入第一個環節——洗盤。
從表面上來看,洗盤是處于拉升和再拉升的過程階段。但從實質上來說,洗盤是主力利用心理戰來逐步提高除了主力以外的在二級市場上保持一定意義的流通份額持有者的投資成本。
洗盤的手法從大的方面來說一般可分為四種:震蕩洗盤、打壓洗盤、橫向整理、邊拉邊洗。
這四種洗盤應根據市場背景的不同和運做項目基本面的差異,以及各種客觀條件的變化,加以選擇和運用。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四種不同的洗盤方法。
一。打壓洗盤:這種洗盤方法,適用于流通盤較小的績差類題材股。由于購買小盤績差類個股的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絕大多數是抱著投機的心理入市,所以這類個股的安定性就要差一些。這些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常常一腳門里,一腳門外,時刻準備逃跑。而看好該股的新多頭由于此類個股基本面較差,大多都不愿意追高買入,常常等待逢低吸納的良機。鑒于持籌者不穩定的心態和新多頭的意愿,做為控盤主力,往往利用散戶對個股運做方向的不確定性,控盤打壓股價,促進和激化股價快速下跌,充分營造市場環境背景轉換所形成的空頭氛圍,強化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的悲觀情緒,促進其持有籌碼的不穩定性,同時也激發持籌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賣出沖動,無法抑制自己正常的投資心理,使這種悲觀的情緒達到了白熱化狀態。主力通過控盤快速打壓,采用心理誘導的戰術,促進市場籌碼快速轉化,達到洗盤的目的。
打壓洗盤方法的好處在于“快”和“狠”,采用時間較短,而洗盤的效果較好。
二。橫盤整理:此類洗盤方法適用于大盤績優白馬類個股。正是由于這種具備投資類個股大家都虎視耽耽地盯著的緣故,所以做為主力,絕對不能采用打壓的形式洗盤。因為這類個股業績優良,發展前景看好,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的心態穩定。如果采用打壓洗盤,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不但不會拋售原有的籌碼,反而還會采用逢低買進的方法攤平和降低持倉成本。而其他虎視耽耽的場外投資機構也會搶走打壓籌碼。這樣很容易造成主力的打壓籌碼流失嚴重,形成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局面……
采用橫向整理洗盤的主力實力較弱的,往往保持一定幅度的震蕩,在震蕩中不斷以低吸高拋賺取差價以攤低成本和維持日常的開支。實力較強的主力,往往將股價震幅控制在很窄的范圍內,使其走勢極其沉悶。這種橫向整理洗盤的方法,主要側重于通過長期的牛皮沉悶走勢來打擊和消磨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的投資熱情和考驗他們的信心毅力。
這種洗盤方法是所有洗盤方法里耗時最長的一種。一般的大盤績優股的中級洗盤,往往要耗時 3——6個月,有時甚至一年不等。在這漫長的等待中,面對大盤的跌蕩起伏和其它個股的紛紛上竄,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會按耐不住寂寞與孤單,紛紛換股操作,選擇追漲殺跌的操作方法。等股價突破平臺快速上揚時,他們往往會快速殺回,追漲買進,從而起到促進他們買高賣低,提高投資成本的目的。也有極小部分的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經歷了長期的煎熬享受到勝利的喜悅后更加堅定了持股的信心。從而為主力在經過多次拉升、橫盤、洗盤如此反復的心理誘導下越發堅定持股信心,最終導致常坐電梯,為主力出貨貢獻微薄之力。
橫盤整理的形態在K線上的表現常常是一條橫線或者長期的平臺,從成交量上來看,在平臺整理的過程中成交量呈遞減的狀態。也就是說,在平臺上沒有或很少有成交量放出。成交清淡,成交價格也極度不活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內在的機理就是:當股價上升到敏感價位或浮碼涌動亦或市場背景有所轉換的時候,主力應適時拋出一部分籌碼,打壓住股價的升勢,用一部分資金頂住獲利拋盤,強制股價形成平臺整理的格局,在這個階段內,成交量稍顯活躍,一旦平臺整理格局形成,成交量應迅速地萎縮下來。主力一般應讓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所持籌碼在平臺內充分自由換手,只是在大勢不好股價下滑的情況下,適時控制股價上漲的沖動。此階段時間內的成交量由于主力活動極少,成交量應該是清淡的。
成交量的迅速減少,也進一步說明了場內的浮動籌碼經過充分換手后日趨穩定。隨著新增資金的陸續入場,成交量也逐步呈放大狀態,股價也開始緩緩上揚。此階段的成交量和第一階段強制股價進入平臺時的成交量遙相呼應,形成漂亮的圓弧底形態,預示著股價即將突破平臺,形成新一輪的升勢。
三。震蕩洗盤:由于利用打壓洗盤容易喪失手中的廉價籌碼,而采取橫盤洗盤的方法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做代價,而這種震蕩洗盤則是把拉升、橫盤、打壓糅合貫穿到一起,象打太極拳一樣把它們組合起來,取長補短。由于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往往看到股價上漲的時候,追漲買入,這時候由于他們的心理準備不夠充分,在他們的心目中買入的理由就是股價漲了,買進就能賺錢。他們買進后股價也許稍微上漲一點或者立即進入橫盤或遭主力控盤打壓,這時他們買入的理由隨即消失,由于買在相對高點或者相對次高點,心理很容易失去平衡,股價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心理恐慌,尤其當主力控盤打壓的時候,極容易產生割肉賣出的沖動。很多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者都是在這種心理壓力下,經過主力的心理誘導戰術,克制不住自己的恐慌情緒,在低位割肉出局。這時主力已經初步達到洗盤和預期目的,進而向上展開拉抬震蕩。這時割肉出局的散戶看到股票剛一賣出,股價就上漲了,心里懊悔不已,又產生新一輪的買入沖動……
主力采用這種反復震蕩洗盤的方法不斷誘導散戶投資者和小資金持有人追漲殺跌,踏高攆低,進一步促進和提高他們的投資成本。
震蕩洗盤的好處在于和橫盤整理洗盤比較起來節約了時間,和打壓洗盤比較起來又回避了喪失廉價籌碼的風險,可謂中庸之道。
震蕩洗盤從表現的形態來看往往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1. 三角形形態:當股價上升到某一位置區域時,股價在主力的打壓下或者獲利回吐的壓力下,開始震蕩回調。在股價下調到一定幅度后,賣放的拋壓逐步被買盤所消化,股價止跌回升,但是在股價回升到前期高點或者未到前期高點時,再次遇到主力的拋壓或者獲利回吐的壓力,股價二次回探,但在第二次股價回調的時候,由于主力的護盤行為或者在新增資金的介入下,股價在達到或未曾達到前期低點的時候,股價第三次回升。這樣股價高低點之間的波動幅度逐漸收斂,震蕩區域也越來越小,促使買進和賣出的價位越來越近,使上檔的賣壓和下檔的買力逐步逼近,在形態內進行低吸高拋的短線客,也逐漸無利可圖。該形態至少有兩個高點和兩個低點組成,我們把該形態的兩個高點互相連接后形成一條直線;把該形態的兩個地點也互相連接,也形成一條直線;而這兩條邊線最終交會與一處,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