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人民的名義之后,又一部打擊違法犯罪的紀錄片備受關注,9月7日至11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放的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巡視辦、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巡視利劍》直擊官場要害,一輪巡視進駐,有人歡喜有人憂;一輪巡視過后,總有些問題被曬出,總有些干部被查處。令人吃驚的是,安徽股神陳樹隆背后原來是這樣的事情!
“股神”陳樹隆:人財兩空后悔莫及
2016年中央第五巡視組對安徽省開展巡視“回頭看”時發現了一些問題線索,安徽省原副省長陳樹隆便是因這次巡視而落馬的官員之一,被立案檢察。
陳樹隆畢業于安徽財貿學院,到黨政機關任職前,多年在安徽的國有金融證券企業擔任一把手,對這個領域十分因為熟習,他主要是通過股票證券市場圖利,這和他的專業身世有關。
片中表露,1994年到1998年,在擔任安徽國債服務中心主任時期,陳樹隆就利用職權為私營企業主施永炒作期貨、拆借資金提供幫助,為對方帶來了宏大長處,然后向對方討取報答。
據中央紀委紀檢監察室工作職員引見,有人吹捧陳樹隆為安徽的股神,他利用自己熟習股票、期貨買賣的特長以及在金融行業積累的人脈資源作案的特點十清楚顯。表面上打著招商引資、金融創新的幌子,然后給他選中的一些上市公司或許私營企業大量的政策優惠、財政扶持,在背后利用職權購置原始股、炒作股票,如許來獲取暴利。
其實,陳樹隆之因而能取得巨額利潤,并非由于他真的是股市奇才,而是更多得益于權利。專題片中陳樹隆坦言:“權利應該是起著十分因為重要的作用,因為有權了這些信息自然不自然就泄漏到你這邊來了。”
涉案私企老板施永透露,陳樹隆曾以弟弟炒股的名義,向他借款1300萬,面上是借實為送。陳樹隆也正是用這筆錢開始投入股市,以錢生錢。
完成原始積累后,陳樹隆想要掩飾當初收受施永1300萬元的痕跡,便想到了一個自以為一箭雙雕的辦法,既能夠假裝還了錢,還能夠將大量資產轉移到境外。
據陳樹隆自己交接,當時香港的股市行情比較好,另外香港也比較隱蔽,因而就把這1300萬本金還給他,同時還按照年息8%復利盤算,還了2600萬,如許這個2600萬就兌換成港幣,讓施永在香港幫他炒作港股。實際上是假還款的方式,把資金洗白,轉到香港去炒港股。
這筆錢掛在施永賬戶上,全部權屬于陳樹隆,陳樹隆的弟弟、侄女多年幫他擔任操盤手,他自己藏身幕后指揮下單。
和楊振超一樣,陳樹隆的很多違紀違法舉動,也是發作在擔任地級市一把手時期。楊振超被查當年11月,陳樹隆被備案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