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燃氣類企業的另一個利好:天然氣改革
1)近期天然氣改革梳理
今年5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標志著醞釀兩年多的油氣體制改革正式拉開帷幕。
不過按照1+N的模式,該頂層設計的落地需要輔以多個配套文件,以及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和專項改革實施方案。
事實上,正如上圖顯示,從去年10月以來,國家發改委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文件,直指輸配體制改革和第三方準入兩大核心焦點,并在今年上半年組織12個成本監審組對13家企業按照統一方法、統一原則、統一標準進行了成本監審和管輸價格核定。從8月30日公布的結果來看,核定后的13家企業管道運輸平均價格比之前下降15%左右。
現如今,上海國資委網站既然已經表明,上海的燃氣改革總體方案即將啟動,盡管現在還無從查閱具體文件,但是上海作為國家天然氣體制改革試點,燃氣改革又作為天然氣改革中的重要一環,這或許意味著我國的天然氣體制改革將獲得進一步突破。而此前也曾有市場預期稱,最遲到今年年底,油氣改革實際政策或將落地。
2)今年以來,天然氣消費大增。
與天然氣改革同步的是,我國天然氣消費的迅速增長。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114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2%。
專家認為,今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高速增長,一方面得益于經濟形勢穩中向好,另一方面說明各地“煤改氣”效果逐漸顯現。
隨著各種創新型應用模式涌現,天然氣消費的春天已經到來。國際能源署最新發布的報告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90%來自發展中國家,其中中國占到40%。
4、燃氣類企業:國企改革中最具預期差的板塊
長久以來,在國企改革的主題中,燃氣類企業一向不容易受到市場關注。不過,由于燃氣類企業中國有企業居多,且大多是“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建設的主要主體,因此它們在改革過程中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的空間也較大。
另外,天然氣消費的迅速增長,也讓城市燃氣企業受益良多。尤其是“煤改氣”實施力度的加大,未來燃氣企業有望持續受益政策帶來的市場增量。
由此來看,燃氣類企業或將成為國企改革中最具預期差的一類機會。
公司方面,申能集團目前旗下有一家A股上市平臺申能股份。
其他公司中,大眾公用:上海乃至華東地區最重要的燃氣供應商之一,控股50%的上海大眾燃氣是國內首家產權多元化的大型城市燃氣企業,未來可能存在重組預期。
深圳燃氣:A股燃氣龍頭標的,國企改革的堅定實踐者和受益者,國資、外資、民資組成的混合所有制架構,國企改革力度超出預期。
長春燃氣:第一大股東為長春市國資委旗下的長春長港燃氣有限公司,吉林省最大的管道燃氣生產企業,經營的管道燃氣產品(包含焦爐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供應長春、延吉兩市市區用戶,占據兩地燃氣市場的70%以上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