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滬深交易所的安排,A股離“十一”小長假只剩今天最后一個交易日,投資者又面臨持幣過節還是持股過節的兩難選擇。
若持幣過節,能夠回避長假期間的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保證資金的安全,但也將面臨節后踏空的風險。若持股過節,依據目前的市場情況,盤面熱點較為分散,賺錢效應較弱。
那么,到底應該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節后行情如何?哪些版塊將存在投資機會呢?
10年歷史走勢
國慶節前一周:
5漲5跌平均微漲0.34%從過去10年國慶節前5個交易日來看,上證指數有5年上漲5年下跌,漲跌互現,平均來看微漲0.34%。
國慶節后一周:
8漲2跌平均漲2.51%從過去10年國慶節后5個交易日來看,上證指數有8年上漲2年下跌,漲多跌少,平均漲2.51%。
那么今年是否也能延續歷史走勢呢?
依據過去十年國慶節前大盤走勢情況統計分析,小長假前市場表現一般都比較低迷,三大指數漲跌幅較小,資金交投不是很活躍,而節后市場表現明顯較好。
從目前市場來看,指數在近一個月震蕩下行,當下可能處于一個短周期的調整尾聲,市場很可能在不久迎來觸底回升。疊加國慶節假期效應的影響,國慶節后市場回暖的概率較高,因此近期的回調反而是投資者提前布局的好時機。
另外考慮到近期杠桿、匯率、估值、美元等不確定風險因素基本消除,且市場已對以上風險作出了較為充分反應或消化;而隨著三季報行情的展開,可能今年10月份上漲的概率較大。
哪些版塊將存在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