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股份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在上半年拓展了新能源車用壓縮機業務,其以持股75%的上海海立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業務探索平臺。盡管海立股份的“新能源車用壓縮機發展未達預期”,但今年1~6月銷售2.37萬臺,同比增長8%,對應營業收入6692萬元,營業利潤1119萬元,凈利潤838萬元。海立股份可實現每年2000萬臺新能源車用壓縮機的產能,占有全球1/7的市場份額。
海立股份的新能源車用壓縮機在節能環保、舒適性、可靠性等方面都已達到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打破了外資品牌的壟斷,占市場領先地位。格力電器此次舉牌海立股份,除了看重海立股份的技術,或許還因董明珠對“造車”的執念所致。
業界普遍認為,到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更多是依靠各類補貼政策,之后更多依靠“雙積分”政策推動車企強制實施,而明確的傳統能源汽車禁售時間表保證了最終新能源汽車的全面推廣。董明珠正是看重這一商機,從此便陷入“造車夢”中,近年來也頻頻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
做減法的一汽轎車
2011年,一汽股份曾向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做出不可撤銷承諾,在5年內通過資產重組或其他方式解決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同業競爭問題。但在去年,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又在公告中表示,“承諾無法履行,懇請股東大會同意其將承諾期延遲3年作為過渡。”
事實上,同業競爭問題已經困擾一汽很長時間,這也許是新任管理層戰略調整的原因之一,目前看來,新任管理層的方向正是“甩包袱”,割舍一汽夏利。
6月8日,一汽轎車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長秦煥明將辭職,不再公司擔任任何職位,
公司新任董事長便是王國強。董事長更換的一個多月前,公司的總經理也換了人。4月29日,公司在公告中稱,總經理安鐵成因工作原因辭職,安鐵成的繼任者是胡詠,后者曾任一汽大眾總經理。
近年來的一汽轎車可謂高管變動頻頻。今年6月是一汽轎車2016年以來二度更換董事長,在10個月前,也就是2016年10月,公司也曾完成過一次董事長更替。那一次是由秦煥明接替許憲平的位置,擔任一汽轎車董事長。
在任10個月期間,秦煥明對一汽轎車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變革,他的變革措施可以簡單概括為甩包袱、做減法,其中一項便是變賣紅旗。2016年11月19日,一汽轎車發布公告稱,擬以4.28億元的價格將紅旗汽車轉讓給控股股東一汽股份。
今年4月初,一汽轎車停止建設已投資超過人民幣兩億元的D201項目,即推出一款自主研發的高端MPV車型,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投資損失。
今年5月間,公司將旗下一新能源工廠的建設叫停,并在公告中表示,未來5年,公司利用現有兩個工廠40萬/年的標準產能,通過優化產品布局及生命周期,能夠滿足未來產品布局及規劃產量需求。言外之意,公司現有產能就能滿足要求,再多投入就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