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早盤低開高走,滬指再度站上3400點。但午后兩市開始逐步回落,漲幅不斷收窄。最終,滬指上漲0.31%,報收3407點;深成指上漲0.21%,創業板下跌0.13%。
盤面上,一帶一路的,高鐵板塊成為今天的領頭羊,但對整個市場的帶動效應一般,其他跟風上漲的板塊較少。
受益三季報預喜影響,晉億實業、晉西車軸漲停,貴州茅臺突破600元大關,盤中接近漲停,中字頭的表現也不錯,同樣,和前期環保類、自貿港一樣,持續性值得觀察。
目前全球半導體芯片的行情不錯,特別是當看到一年前,僅僅只賣不到200元的8GB內存條,現如今居然賣到了800、900元的高價,甚至突破千元大關,價格直逼Inter的i 5處理器。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十年前炒得火,叫得響的中科院“龍芯”,現在淪為路人,也沒量產普及。反觀華為在柏林剛剛發布的Mate10,就是用的自主研發的海思麒麟970 AI處理器,讓美日韓三國捏了一把冷汗,只可惜不是上市公司啊。
相關美股、港股、臺灣股、韓國的漲幅表現讓人羨慕不已,英特爾、臺積電、英偉達,三星、威剛,基本上都是翻幾倍的區別。
臺灣 威剛科技表現
理論上這樣的行情,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機會,但在A股上市的大部分都是做封裝測試的企業,尖端技術仍然受制于人,特別是半導體芯片這一塊,美日韓才是國內A股連一家,核心的,直接受益DRAM內存的漲價公司都沒有。
長電科技、紫光國芯、北京君正、士蘭微、通富微電。節前也炒作過一波,但基本上都是題材股的表現,怎么漲上去,怎么跌下來了,當如果說1250出現,這些上市公司也是值得入手的。
沒有核心技術,也就很難享受到半導體芯片行情帶來的豐厚利潤,總之一句話,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沒啥意思。短期來看,繼續保持3成倉的大消費持股,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