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證監會網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顯示,擬登陸創業板的三只松鼠IPO審核狀態為中止審查,而中止原因是三只松鼠主動要求中止審查。三只松鼠給到的原因是簽字律師辭職導致IPO中止。即使找到新的律師重新提交申請,其首先面臨的第一個考驗便是業績風險。
根據招股書顯示,三只松鼠近三年的業績情況如下:
其中,在平臺流量推廣費、平臺傭金、包裝費、物流運輸費用目前是三只松鼠的主要成本支出項。2014年、2015年及2016年這四項支出分別達1.93億元、4.06億元和6.97億元,占據銷售成本比均超過60%。可以看出,在線上運營的成本逐漸增多且都遠高于該年的凈利潤。
另外,堅果類產品雖然隨著多品類戰略的影響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據營業收入的一半以上,而隨著上市之路帶來的質量問題,“堅果門”似乎要像來伊份的“蜜餞門”事件,令三只松鼠在上市之路多走好幾年。
食品安全引發中止IPO導火索
今年8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公布,三只松鼠的開心果被檢出霉菌不合格,數值超出國家標準1.8倍。隨后,三只松鼠暫停生產,并召回不合格產品,并由執法人員對召回產品進行了封存扣押。
對此,三只松鼠認為原因極可能是在產品出廠后因存儲、運輸條件下控制不當引起霉菌滋生,導致流通環節抽取樣品不合格。據了解,從去年7月到今年2月,三只松鼠被14名消費者起訴至法院,要求退款并進行3-10倍賠償,主要糾紛為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違法廣告法等,索賠金額共約216萬元。
所以,即使恢復IPO審查,并不意味著三只松鼠可以高枕無憂安心等待上市,它還需要漫長的等待,這個過程是最難熬,一個疏忽就會讓等待變得遙遙無期。
讓三只松鼠心碎的事還是發生了,資本還是得等等,至于等多久,各位怎么看?